中通、韵达涨价了,为什么申通和圆通没有跟进?
(2017-10-17 10:48:21)
标签:
涨价快递财经 |
快递涨价为哪般?
华说
在“双十一”进入倒计时,各大电商平台暗暗摩拳擦掌之际,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被快递企业抢了“头条”。它们跳将出来说,要涨价!
第一个对外宣布要涨价的是中通快递。十月十日,中通快递在其官网、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份告客户书。书云:“今年以来,快递业受运输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客户利益,中通快递集团经综合考虑,决定从即日起调整快递价格,具体情况请咨询当地服务网点。”第二天,韵达速递随即跟进,也发布了一份告客户书,内容与中通快递如出一辙,“即日起对快件价格进行调整,具体请咨询韵达全国当地网点”云云。
要涨价,但中通和韵达均没有发布提价的标准,而是要求客户“咨询当地服务网点”。也就是说,中通和韵达的涨价公告,只是一种价格指导,最终是不是涨价,决定权在当地服务网点。这是因为包括中通和韵达在内的“三通一达”系均采用加盟制,而非直营制。加盟网点和门店是加盟商的私产,最终的定价权因而在加盟商手里。
那么,中通和韵达的公告是否会成为一纸空文?回答是,不会。一方面,快递公司发布涨价公告,形成价格上涨的市场预期,对加盟商网点与电商客户谈判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快递公司总部虽然不能直接调控终端价格,但可以通过调整企业和加盟商之间内部结算费用来迫使后者来调涨价格。快递公司的收入来源,除了加盟费之外,日常的是加盟网点支付的面单费、中转费之类的费用。只要快递公司调涨面单费、中转费之类的费用,提升加盟网点的成本,便可以影响、引导终端价格的制定。公开的报道说,此次涨价,中通和韵达均是通过对加盟商的中转费、面单费、退费等机制来调整结算费用,从而引导终端价格的上涨。实际上,这种内部费用结算的调整,不仅调节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可以调节货物的结构。譬如说,大货和重货利润空间有限、分拣效率低,影响到整体运营效率和操作成本,增加这类货物的费用,可以减少网点对此类货物的接单量,从而提升整体效能。
不能不说中通和韵达的涨价选择了一个好的时间节点。“双十一”近在眼前,各大电商平台正在厉兵秣马,件量将迎来大爆发没有疑问。按照菜鸟网络的预测,今年双十一期间快递件量将在10亿件以上,较去年6.57亿件增长50%以上。在这个时候选择涨价,不用担心流失市场份额,快递企业所要担心的,是业务处理能力是否能够应对高峰期的需求——有报道说,“双十一”的件量是平时的3-5倍。赶急带来成本上升当然是涨价的理由,但余以为,中通和韵达此番涨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约束各地网点的接单量,防止快递服务质量的下降乃是“爆仓”现象的发生。
但这里有一个难题。顺丰不论——因为其市场定位与“三通一达”有差异,同是“三通一达”系中的申通和圆通,此番并没有跟进涨价。圆通算是闹了个“乌龙”,先是在内网挂出了一份“网络旺季市场提价的通知”,但第二天即撤销了,并且向公众声明“双十一不涨价”。如果说中通和韵达面临着“双十一”业务量暴升而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乃至“爆仓”压力,申通和圆通显然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中通、韵达涨价而申通和圆通不涨价?
……
详见 头条号 郁郁乎文哉
一点号
华说的经济学世界
分享:
前一篇:孟子,战国时期的头号大“愤青”
后一篇:别了,日本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