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又“背锅”:不想生孩子,怪我咯?
(2017-04-17 10:34:48)
标签:
房价生育财经 |
房价与生育意愿
“娘子、儿子、房子、票子、车子”,俗称“五子登科”,据说是一个男人成功的标签。不过,以余观之,这五子实在并非并列关系,不可等量齐观的。五子之中,票子是“第一推动力”:有了票子,才买得了房子和车子。有了房子和车子,才娶得了娘子,有了娘子,才养得了儿子。这个逻辑关系,在当下的中国,是经得起“360°无死角”检验的。那些所谓专家煞有介事津津乐道的房价“丈母娘推动轮”,不过是在重复“五子登科”的老调子罢了。
不唯中国,其实易地而皆然,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昨天看到一则消息,很有趣,说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不断上涨的房价正在减少英国的婴儿出生数量。具体而言,房价每上涨10%,出生率就下降1.3%。消息很短,看一下新华社援引的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罢: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英国调查后发现,房价波动会影响夫妇生育意愿。房价上涨会让无房族倾向于推迟生育计划,而有房族则可能愿意再生一个。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房价每上涨10%,英国整体新生儿出生率会下降1.3%。其中,租房族新生儿出生率会下降4.9%,而有房族新生儿出生率反而会上升2.8%。另外,20岁至29岁人群生育意愿对房价波动最敏感。
主导这项研究的杰瓦特·吉拉伊·阿克索伊博士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举办的皇家经济学会年会上说,他们的发现证明住房成本会影响到年轻人生育情况。不少人愿意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后再考虑生育,而房价上涨会增大他们置业难度,从而推迟生育计划。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英国初产妇平均年龄现在已推迟至30岁。至于有房一族,房价上涨会让他们觉得财富增加,有能力生养更多孩子。
英国土地注册局数据显示,英国平均房价在1995年至2013年期间上涨了将近290%。”
对一个家庭或者一对夫妇而言,要不要孩子,无疑有多方面的条件需要考量,房子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环顾四周,借房子居住但育有孩子的家庭有之,自己拥有大房子但执意做丁克一族的夫妻亦有之。不难明白,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做的这一项调查研究,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讨房价与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从这项研究发布的数据来看,房价上涨对英国夫妻生育意愿带来的影响一正一负。拥有自己住房的家庭生育意愿上升——有房族新生儿出生率反而会上升2.8%;没有自己住房的家庭生育意愿下降——租房族新生儿出生率会下降4.9%。因为房价上涨带来生的育意愿下降幅度大于上升幅度,正负相抵,最终得到是负数——房价每上涨10%,英国整体新生儿出生率会下降1.3%。区区在下并不认为这些具体的数据有什么参考价值,看看即可不必当真,但这一研究揭示的房价变动带来的家庭生育行为变化,余以为是真实可信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刻下的名言,这里不论。从经济学看,房子是什么?写《利息理论》的欧文·费雪有一句名言:凡是能带来收入的皆资产。这样看,房子是资产,因为能带来收入——租出去能带来租金收入,房价上涨能带来增值收入。“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也是费雪的名言,是说收入连续不断川流不息,是动态的。将这动态的收入折现,就是静态的财富。房子的市值,便是房子主人拥有的财富。
按照费雪的《利息理论》或者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理论》,一个人的消费是由于财富或者年金收入——财富乘以利率所得的一种收入,弗里德曼称之为永久性收入决定的。因此,一个家庭是否拥有自己的住房,房价的上涨与下跌意味着其财富的变动,其消费行为有别是自然不过的。
这就是原因所在。为什么房价上涨(实际上是预期房价上涨)导致没有自己住房的租房族生育意愿下降?道理简单:没有住房,房价上涨没有导致其财富增加,相反,会带来未来消费支出增加的预期,无论是继续租房(房租支出增加)还是购房(购买房屋的房款或者房贷的按揭支出增加),在收入的约束之下,不能不减少当期的消费,将生育计划推迟,因为生意孩子会带来一大笔当期消费支出。为什么房价上涨会导致拥有自己住房的有房族生育意愿上升?无他,房价上涨,意味着其财富增加了,财富增加,生育孩子带来的消费负担能力亦随之提升了。
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的确,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一个人或者每一个家庭面对的局限不同,答案自然不同,恰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要说的,购买住房自己居住这一行为,从经济学上说,是同时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消费。放弃的租金收入,或者放弃的利息收入,是消费。其二是投资。购买的房价减去消费的那部分,是投资。凡是投资,皆有机会赚钱或者亏蚀:房价上涨,是投资的回报,房价下底,是投资的亏蚀。
2017/4/16
首发微信公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