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的成本与高校的失落

(2012-09-05 09:29:17)
标签:

大学新生

账单

南师大

预期收益

杂谈

分类: 评论

大学的成本与高校的失落

 

华说

 

“人不学,不知义。”一个人接受教育,知识和德行的长进与培育,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之养成,即所谓人之所以为人也。这是教育的本质。不过,自古至今,人们也从不讳言教育功利的一面,“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之谓也。比之更为露骨的表达,则莫过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今天下注于“文武艺”,是为了明天卖给帝王家获取功名利禄。这是典型的经济学思维和观点。因为在经济学看来,教育就是一项投资,当下花费金钱、精力努力学习,是为了未来有丰厚的回报。既然是一项投资,涉及到投入与产出,人们也喜欢算一算账。且看最新的一例算账。

 

上大学,一天的成本是多少?正值金秋开学时节,一份大学账单在网上流传。账单的制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老师们。该院2012级本科新生在报到之时,每一个人都收到了这份特殊的账单。在这账单上,清楚地列出了大学四年的求学成本:

 

学费加住宿费:4年开销24400元;

生活费:每月1000元×36个月共3.6万;

电脑、数码照相机等电子产品:8000元;

手机加每月使用费:3900元;

买衣服、交通费用:4年共1.2万元;

合计84300元。

如果不读大学,高中直接外出务工,按照每月2000元计算,4年的收入是9.6万。

两者合并共计18.03万。除以640天,每天的成本就是282元。

 

282元一天,上大学的成本显然不低。没有疑问,南师大的这一数字还是相对保守的。一方面,各个大学的收费标准并不相同。南师大一年的学费是4600元,在高校中并不算高。在江苏,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每年的学费一般在1.3万元左右,而一些高职(专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标准一般从1.8万至2.5万元不等。另一方面,南师大列出的消费和支出项目,并不完整和齐全,许多大学生活期间的花销没有列入,而且已列入项目的支出水平,也属一般。考虑到上述的因素,上大学的成本将远高于一天282元。

   

实际上,即便按照南师大的版本,上大学的成本构成中,最起码遗漏了一项,那就是学习费用的利息收入。同一笔资金,既可以用于求学——这就是学费,也可以投资于别处获得回报。投资回报有高有低,成本的计算,显然不能低于这笔资金存在银行的利息收入。这样看,上大学每天的成本,还是在282元之上。

 

不过,这只是细节,无关宏旨。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的老师们为大学新生准备的这一份大学账单,确乎令人击节赞叹。相比于空洞的”珍惜光阴“之类的说教,这份成本账单无疑有力、有效得多。因为它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向大学新生呈现了荒废光阴的代价:282元一天。 而账单下方的提示——“你的父亲或者母亲每天的收入是多少?你将来一天能挣多少钱?”则对这种代价意识形成了进一步的强化。看网上网下,满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没想到会这么多,这些钱都是父母出的,那我上大学要用心些,听课也要认真一点了。” “得想办法多拿点奖学金。”……之类的感叹和回应,显示着这份成本账单击中了问题的要害。

 

“早岁哪知世事艰。” 对每一个大学新生而言,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之后拉考入大学,往往有一种解放之感。而大学的学习生活,又与中小学迥异——天天有老师盯着你,有大量的作业驱赶着着你,更多的是依靠自主学习。在三年极其紧绷的高中之后,进入大学的学子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以往的学习劲头弃之如敝履。未来还远,当下且放松。这种心态,作为过来人,区区在下深知是普遍而广泛地存在于大学生中。因此,在入学之际向大学新生送上这份账单,是向大学新生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荒废光阴和疏于学业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不菲!由此降低了大学新生在这一方面的讯息费用。要言之,讯息费用是一项局限条件,一个大学新生,知道和不知道这个讯息,其作出的决策必然是不同的。如果不知道这个“一天282元”的成本信息,他很有可能稀里糊涂地度过四年大学生涯,而获悉了这样的信息,他会警醒,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一言以敝之,这份账单的意义,是降低了大学新生的讯息费用,使其明白了荒废学业的代价高昂,从而减少这一行为的发生。

 

由此及彼。因了这份成本账单,想到了不久之前的一则消息。那消息说,2012年高校招生尘埃落定,但有大量的高校招录不满学生。譬如说,山东高校的最后一个批次投档中,共有约5万个招生计划落空,比去年增加了约1万人。虽然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竟无一人报考,共涉及1211个招生计划。于是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录取线降到了180分,为何仍有高校招不满?

 

这个问题,南师大的这份成本账单提供了一部分答案。没有疑问,求学成本的高企是高校招不满学生的重要因素。但这显然不是答案的全部。因为一个可见的事实是,这些年留学海外, 上国外大学的人多明显增多。从求学成本看,去国外上大学明显比在国内上大学要高,高得多,为什么学生依然趋之若鹜?无他,因为学生及其家长预期未来的收益,足以回收成本并有丰厚回报。当然,这预期,最终也有可能失误。

 

是的,成本高不是问题,只要未来的预期收益足够高。京沪穗一线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断涌入?商务成本也很高,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选择在此落户?当然是因为有足够高的预期收益!由此,“录取线降到了180分,为何仍有高校招不满”的答案,在此显明了:在求学成本高企的当下,这些高校的预期收益太低,低至不足以回收成本。而这预期收益低,是建筑在上述高校这些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今日高等教育已然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基础上的,坚实而可靠。

 

由此也可以预见,未来国内高校出现破产、倒闭现象,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为时不远。而这,也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奏。所谓“穷则思变”,历史和经验说,改革自古以来大抵如此。

 

2012-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