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率管制、市场化与交易费用

(2012-06-15 10:48:58)
标签:

财经

中国

存款利率

利率管制

基准利率

市场化

交易费用

杂谈

利率管制、市场化与交易费用

华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尽管市场早有预期,但央行降息出手之突然,依然出乎人们的意料。更出人意料的,是在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之外,给出了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这之前,存款利率都是央行统一规定的,没有浮动的空间。因此,央行的这一举动,被舆论解读为“利率市场化”迈出的最新一步。

 

像一只蝴蝶轻轻扇了一下翅膀,这小小的10%的浮动区间,却引发了银行界的一阵骚动和喧哗。降息的第一天,往常齐刷刷地将存款利率下调到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一幕,没有如期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各个银行的“自作主张”。上午10点,杭州联合银行、苏州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中小银行率先公布了存款利率上浮方案;此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随之跟进,“步调一致”地宣布上浮1年期内存款利率。众多的股份制银行则似乎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执行着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但一夜过后风云突变,股份制银行如梦初醒,纷纷加入调高存款利率的行列之中。一阵忙乱之后,尘埃落定:国有大银行、各股份制银行大抵上浮一年期以内存款利率至1.08倍或1.1倍,而部分中小区域性银行则全线上调所有档次存款利率至1.1倍的上限。至此,在央行宣布降息之后,各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非但没有下调,有些甚至不降反升。

 

如此场面与结果,确实为以往所未见。显而易见,存款利率浮动空间的打开,其影响所及,不仅表现舆论上,更直接地改变了银行的行为。以往,央行发布的存款基准利率,即为各商业银行面向市场的存款利率,除了遵照执行之外,别无选择。但10%的浮动区间的引入,虽然很小,或者说很窄,却推开了另一片天地的大门。因为这10%的浮动区间,第一次让银行拥有了可以自主定价的区域,也就是说,它们获得了这一区域的自主定价权。在这有限的范围内,每一个银行都可以自主决定,或者定得高一些,或者定得低一些。作为一个中介机构,银行运营的基础是存款,没有存款,一切无从谈起。因此,银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吸收存款。在存款市场上,银行是一个需求者。作为需求的一方,市场的竞争准则是“价格者得”。银行这么多,彼此竞争,想要吸引储户,必然要给出有吸引力的利率。此所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将存款利率上调至接近1.1倍上限的缘由也。因为倘若利率明显地低于其他银行,储户必然弃之而去。

 

实际上,即便是在存款利率被央行所管制的以往,争夺储户的竞争依然激烈。君不见,这些年来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满天飞”。这些期限长短不一的理财产品,给出的回报率远高于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这其实就是商业银行绕开管制的一种手段了。但很显然,同样是 “揽储”的手段,放开利率浮动空间与推出理财产品大有不同之处:一是推出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从产品的策划、制作到营销,需要有很大的成本支出,而浮动利率则没有这些成本支出;二是理财产品的受益者,是购买这些理财产品的顾客,而上调存款利率将泽披全体储户,其普覆面,远超于前者不知N倍。孰优孰劣,岂非一目了然?!

 

不止此也。随着各商业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至上限之后,面向市场的存款利率实际上与降息前并无差别。也就是说,就存款利率而言,实际上并没有降息。但贷款利率却真实地下降了——基准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加上最低可以降到0.8倍的浮动空间。存款利率不变而贷款利率下降,存贷差为之收窄,按照目前国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7万亿元,以贷款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粗略计算,57万亿×0.25%≈1400亿元。也就是说,降息之后,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将超过1400亿元。

 

倘若此番降息央行没有赋予存款利率10%的浮动区间,则没有疑问,这1400亿元利息收入不会从商业银行手中溜走。换言之,这1400亿元利息收入,其实是因为利率管制而来的。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一种“管制租值”。为什么有银行行长感觉“赚得不好意思”?为什么公众愤怒于“银行暴利”?此即答案所在:中国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利差收入。而这利差收入之源,正在于利率管制。这是说,银行的大部分收入,是“管制租值”。“不好意思”之说,实在是一个真诚的坦白。

 

不难明白,从以往存款利率的铁板一块,到此次拥有10%的浮动区间,是一个有关利率的制度变迁。因为前者是一种制度安排,后者是另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变了,人们的行为随之而变。当10%的浮动区间取代了原先的统一规定,银行的行为立即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开头热闹的一幕,是这一制度变迁的直接结果。由此带来的1400亿元利息收入的减少,是这一制度变迁的另一结果。从最广泛的角度来说,银行的收入,属于社会的交易费用——在鲁滨逊的世界里,不会有银行,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银行的收入减少,其实意味着社会交易费用的减少。这样看,10%的浮动区间的制度安排,降低了社会运行的交易费用,整个社会将因此而获益匪浅。

 

存款利率10%的浮动区间,只是一小步,离放开利率管制尚远——10%依然是管制,但却是不容小觑的一步,因为在利率市场化这一重大课题上,它的实践,将会是一个生动而有说服力的示范。

 

 

2012-6-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