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机场账本的两种算法
(2012-04-07 10:54: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 |
中小机场账本的两种算法
华说
若干年前去过一个小城市,位于西南边陲,遥远而偏僻。大山深处,交通自然不便,可幸的是,居然有航班可达!飞抵所在地省会城市,然后转机,大约半个小时之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了机场。印象之中,这个所谓的机场,大抵只是一个跑道,跑道两侧的草坪高低不平,显然长时间没有人修剪了。机场出入口是一个两层的小楼,看上去仿佛大城市里的汽车站一般。这个机场所拥有的唯一的一条航线,就是往来于省会城市之间。一来一回,一天的任务即告完成。
突然回想到这件往事,是因为看到了一条消息。《新华日报》报道说,2011年江苏省8家机场除南京禄口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外,其余皆亏损。而这些亏损的机场,无一例外地属于民航总局定义的“中小机场”范畴。实际上,中小机场的亏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在这之前,民航总局对外公布的官方数据说,2011年我国机场已达180个,但其中133个亏损,基本皆为中小机场。如此想来,那个西南小城的机场,大抵也在这亏损的中小机场之列罢。
中小机场的普遍亏损,并不是一个难解的谜。少人照料的草坪,以及每天仅有的一起一落,西南边陲小城机场的那份冷清,分明地显示着答案的所在。机场的收入,主要是收取飞机的停机费、起降费和廊桥费之类。中小机场的航班客货量不足,收取的费用自然是“多乎哉不多也”,但维持一个机场每天运营的成本并不会因此而下降。收不抵支,亏损是也。
俗话说,“杀人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无人睬。”按理说,中小机场亏损的事实俱在,各地当弃之如敝履避之唯恐不及。然现实中的一幕却出人意料,机场建设非但没有受到冷落,相反,各地对投资机场热情不减,大有争先恐后之势。不止此也。行内的说法,一条航线平均客座率6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但是,中小机场因为需求不足客流少,航空公司并不愿意开辟新航线。为吸引航空公司前来开设航线,当下中小机场的普遍做法是,给钱!机场给航空公司补贴,而补贴之钱来自于当地政府。
花了大把的资金修建了机场,非但没有从航空公司挣到钱,而且每年还要拿出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倒贴”航空公司,难道这地方政府都是“活雷锋”不成?当然不可能。然则地方政府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笔账有从何算来?
地方政府当然不傻。民航业界有一个“1:8效应”的说法,这是说,一个机场的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可达1:8。因此,办好一个机场,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它所带来的人流、资金和信息,对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行内被广泛引用的例子,一个是云南南腾冲,。2009年,有着“极边第一城”之称的腾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民航机场的边陲小县之一。当年的规划,是2020年吞吐量达到20万人。但短短2年间,机场吞吐量达到24万人,带动当地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经济增长逾五成;另一个例子是江苏盐城。2004年该地财政补贴3000万元开通盐城——首尔国际临时包机航班。这一航线的开通,最终使总投资68亿元的“汽车城”项目落户盐城,形成了包括韩国起亚在内的600多家韩资企业密集区。
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小机场能够带来这所谓的“1:8效应”,失败的例子亦不鲜见,何以各地建设机场积极性不减?难道后来者都只看见了成功者的欢笑,而不见失败者的眼泪?以愚观之,非也。各地纷纷建造机场的首要动因,无非是为了便利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机场的存在,往往是竞争的利器。譬如说罢,有甲乙两个地方政府,地理位置相近,倘若甲正在建设一个机场,则乙必然会想方设法也建设一个。因为甲有乙无,则乙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不为所谓“1:8效应”,单是冲着竞争格局的失势,乙不能不逼着上机场项目。此所以这些年各地机场建设风起云涌也。此其一。其二,对一些中西部地区而言,因为群山连绵,修建通往省会城市的公路或者铁路的所需的投资,大大高于修建一个机场的费用。因此,建设机场未始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由上述分析观之,关于中小机场,其实有两种算法,对应着两个账本。一个账本,是算机场本身的收入与支出。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小机场从航空公司获得的收益,远远比不上机场给航空公司的航线补贴。这个账本基本上是亏损的。另一账本,是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来算,从地区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来算,这个账本无疑是算得过来的。这样看,前一个账本只是后一个账本中的一项支出项目。为了吸引顾客,一些大型商场时常会推出若干商品进行促销,其售价明显低于成本价;为了吸引食客,一些饭店餐馆也会打出10元一只鸡10元海鲜之类招牌,价格低得不可思议,亏本买卖无疑也。没有疑问,没有人会认为商场、饭店在做亏本生意。各地争建机场,与之相若也。
从地方政府盘算的账本来看,非常明显,地方政府给人一种商人形象的感觉,精明地权衡着成本与收益。罗纳德·科斯认为,政府可以当做公司来看。这个论断,是观察事物的客观角度,与价值观上的好坏无涉。而在政府强势主导经济发展的局限条件下,观察中国的事情,这一个视角尤为切实。现实中很多的所谓“怪现状”,以此观之可以豁然而解。中小机场“越亏越建”的事实,便是其中一例。
2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