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联通垄断案:一场争夺垄断权的竞争
(2011-11-17 13:55:47)
标签: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垄断竞争杂谈 |
分类: 评论 |
电信联通垄断案:一场争夺垄断权的竞争
华说
莫致之而至。这一回的反垄断调查,来得突然。
此番的矛头所向,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率先披露消息的中央电视台报道说,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两家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而初步的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他们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它们给出高价,而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它们给出的价格就要优惠一些,形成了价格歧视。若最终事实成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最高将分别被处以50亿和近30亿的罚款。
反击随即而至。数天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旗下的两张报纸旗帜鲜明地对此进行了驳斥。《人民邮电报》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为题在头版撰文,称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称在宽带专线接入市场上,并不是电信、联通独霸天下。还有移动、铁通、长城宽带、歌华等众多电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同时在宽带接入费用上,至今没有任何部委和机构发布过数据,显示电信和联通所占的收入比例,所谓电信和联通垄断之说根本无处立脚。《通信产业报》的态度则和缓的多,但底线分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电信和联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本身并不违法。我国很大一部分央企在所在领域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我国的《反垄断法》反的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市场地位。
中央电视台自然不甘示弱。其官方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就电信联通垄断调查一事制作专题报道,对这一事件给予持续关注。并引述专家的意见称中国电信联通垄断“事实确凿”。而在昨天(11月15日),该网站再次以“发改委有错吗?”为题展开专题讨论。专题引述例证称,反垄断机构在立案环节就公布信息,也是国际反垄断的惯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媒体间的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即使在外人看来,也颇觉得煞是热闹,更何况身在其中的当事者,更觉得事情之关系重大罢。但其实只是浮云,只是细节,无关宏旨。在喧哗的论战表象之下,被遮蔽的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这一回突如其来的反垄断调查所为何事?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是否涉嫌垄断,换言之,中国的电信行业是否存在垄断,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根本用不着所谓大费周章大张旗鼓地调查。众所周知,中国的电信行业并非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而是由政府管制的。发放的牌照数量以及运营资格的条件等等,都是由政府决定的。这样的一个行业,非垄断而何?
考这世上形形色色的垄断,其成因大抵有如下几类:其一是垄断者能他人所不能,是天才,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没有人可以取而代之,因而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最终成为“独孤求败”。其二是因为拥有发明的专利权或版权,或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法律赋予持有人垄断权;其三是由政府管制而起,或者控制牌照数量,或者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垄断。现实中最多的也最为常见的垄断,就是此类由政府管制而起的垄断。经济学不反对前两种垄断,经济学所大力反对与抨击的的垄断,是后者。没有疑问,中国的电信行业,正是此类垄断的典型代表。
问题是,虽然此类垄断在现实中触目皆是,但政府的反垄断的矛头,从不指向于此。原因不言自明:既然这种垄断是由政府管制而起,政府倘若对此进行“反垄断”,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因此,此番发改委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之事,其蹊跷之处,就在于此:难道政府真的决定拿自己开刀么?回答是,不可能!
这是有事实为证的。垄断从来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这些年来,有关打破垄断的呼吁、建议此起彼伏,何尝有一丝一毫的效力?举例说罢,宣称“与国际接轨”的“两桶油”,国际油价涨了,它们也跟着涨;国际油价跌了,它们却不跟跌了。人所皆知,选择性接轨的根源,就在于垄断。但多年来百姓的抱怨,民营油企的吁求,只落得个 “可怜无补费精神”,“两桶油”依然故我,垄断地位稳如泰山。
然则何以此番电信行业却在不经意间闹出了动静?耐人寻味的是,在此次反垄断调查中,广电部门的身影显得非常活跃。“广电将与移动联手争取”、“广电总局主动要求配合调查”……诸如此类的消息不时传出。而率先披露反垄断调查消息的中央电视台,恰恰是广电总局旗下的媒体。由此及彼,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尘土飞扬的“垄断”与“非垄断”的所谓论战,只是无关痛痒的表象。其背后,是在宽带业务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样的先来者,与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广电以及移动等后到者之间,一场事关利益的角逐和博弈。前者想要保持现有的利益格局,而后者希望拿到牌照,分享这块垂涎已久的蛋糕。“反垄断”的旗号,只不过是为了让这场争斗好听、好看,“师出有名”罢了。
没有疑问,此次宽带领域的反垄断调查,远不是什么“庶民的胜利”。在这场争斗中,消费者只是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说有关,也有关。因为当后来者进入之后,因为竞争的加剧,有望从中受益。说无关,也无关。因为根本的实质和出发点,是不同部门之间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进行博弈。而一个可以想象的最可能的结果是,这场反垄断调查的最终成果,是主管牌照的工信部,在广电以及移动借助发改委的力量逼宫之后,拿出若干个牌照,于是乎尘埃落定,天下太平。当然,垄断涛声依旧。
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场反垄断风波的实质,那么,这句话就是:这是一场争夺垄断权的竞争。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