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成本概念戏说上海高考作文

(2011-06-08 10:08:47)
标签:

上海

高考作文

成本

杂谈

分类: 评论

从成本概念戏说上海高考作文

 

华说

 

一年一度,又逢高考。

 

这个时侯,主角自然是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莘莘学子们。但正如俗语所说,“重要的掺和。”置身事外的人们大抵也不甘寂寞,喜欢“轧一脚”。数学太难,英语也不易,最容易掺和就是语文。而其中尤其容易上手和插嘴的,无疑是高考作文了。于是乎语文考试刚一结束,各大网站上就满是有关高考作文的议论了。有头头是道地点评难易好坏的,也有号召“一起写高考作文”的……热闹得很。

 

区区在下也是其中之一。上网溜达,就直奔那高考专题,看看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当然,最关心的是本地的作文题目。点开一看,是这样的:“2011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看着这作文材料,第一反应是庆幸生的早。倘若此刻也是身处考场的一分子,面对如此凌空悬虚的高考作文,大抵冷汗一身,真是不知从何下笔。自然,填满800字是简单的,但要像篇文章,却委实不易。揣度其出题的意图,大概是旨在说明看待问题和事物,当施之以辩证的眼光。以愚观之,此类题材,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总之不容易出彩。不知临场的学子们有何惊艳的表现,且拭目以待日后披露的佳作罢。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看着这两句话胡思乱想,不知怎地忽然想到,从经济学上看,这其实倒是对有关“成本”概念的很好的诠释和概括。

 

一切都会过去。这是说,一切都会成为历史。而一旦过去,一旦成为历史,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那么,站在现在或者说今天的人们,该如何看待它?理性的选择,是向前看。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覆水难收无法挽回。而这,恰恰也是有关成本的正确看法:历史成本不是成本。一旦你下了注,不管最终结果是对是错,就成了过去,就成了历史,你不可能回到过去重新决策。以成本作为决策的因素,只能从今天,从现在往前看。过去的、历史的成本不再是成本。在经济学的课本上,常常举一个电影票的例子。例子说,一张电影票是7美元,你对这场电影的评价是10美元。你提前买了一张电影票。但逛完街回来准备看电影的时候发现,电影票丢了。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事实上,你也就两种选择:或者再买一张,或者扭头离开。从成本角度看,你应该再买一张。因为那张丢失的电影票已经成为过去,已经成为历史,它不再成为决策的依据。你的决策,依然是基于看电影的利益(10美元)以及付出的成本——电影票价(7美元)之间的权衡。

 

这是说,一旦你投资,建造厂房、购买设备,下了注就成了历史成本,不再是成本。你是否继续经营,不是取决于当初建造厂房、购买设备投入之价,而是如今在市场上可以卖出之价。这观念是重要的。这些年来,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议此起彼伏。“国有资产流失”当然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中的一类,是源于对成本的误解。因为当初投入时候国有资产那么多,而现在市场处置却这么少,于是乎惊呼“国有资产流失”。但其实呢,资产账面之价不能作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依据,因为历史成本不是成本。现在的成本,只能是这些国有资产的市场之价!

 

既然“一切都会过去”,则成为历史成本的投资岂不是要血本无归?并不然的,因为换一个角度看,“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些历史成本依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它成为了“上头成本”,它是一项租值。只要企业不倒闭,生产不生产都存在。也就是说,“上头成本”或者说租值的上下起伏不影响供应的行为。通俗而不严谨地说,我们可以将其像土地一样看做一项资产要素,它参与了每种产品的生产,并从中分享回报。那回报,就是企业生产的每种产品的市场价格,减去有关的直接成本,然后加总所得的那部分。

 

呵呵。如此解释,或许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倘若在高考作文中如是解题,不言而喻,其结果不堪设想。不过,这原本就不是应试的正经文章,而只不过是短小的游戏文字。算是在这高考期间,应时应景地略略赶一下热闹,凑一下趣罢了。

 

 

2011-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