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阿富汗牧羊人”
(2011-05-10 10:14:39)
标签:
阿富汗牧羊人道德讯息费用杂谈 |
分类: 评论 |
也说“阿富汗牧羊人”
——从讯息费用看道德困境
华说
刻下手头正在读的,是迈克尔·桑德尔所著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书皮上的宣传语说,迈克尔·桑德尔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而他所开始的关于公正的这门课程,是“哈佛有史以来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真实情形如何,区区在下自然无从得知。但以本书的阅读体验而言,显示着以上的赞誉显然并非空穴来风。虽然本书探讨的是诸如正义、自由、权利这样的重大命题,但读起来并没有艰深难懂之感,相反,阅读过程是轻松的,愉快的。文字的清楚明白自然是重要因素,但很显然,我以为,书中大量的来自真实世界的生动案例,是引人入胜的一大原因,
“阿富汗牧羊人”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迈克尔·桑德尔引述的这个真实的事件,表现了人们在现实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先看这个例子罢:
2005年6月,一个由美国海军士官马库斯·勒特雷尔和其他三名海豹突击队队员所组成的特殊军事小组,在阿富汗境内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地方,进行一项秘密的前期勘察任务:寻找一名塔利班领导人,他是奥萨姆·本·拉登的亲信之一。根据情报显示,他们的目标是率领140~150名全副武装的战斗者,藏匿在山区禁地的一个小村庄内。
这一特殊军事小组在山脊上占据了一个位置并俯瞰那个村庄。突然,两名阿富汗农民赶着上百只咩咩叫着的羊,和他们撞了个对面。他们还带着一个约 14岁的小男孩。这些阿富汗人没有武器,美国士兵用步枪对准他们,命令他们坐在地上,接着便开始讨论如何处理这几个人。一方面,这些牧羊人是手无寸铁的平 民,另一方面,如果放他们走,就会冒这样的危险——他们可能会告诉塔利班分子,有一帮美国士兵在这里。
当四名士兵仔细考虑他们的可选择余地时,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带绳索。因此,捆住这几个阿富汗人以争取时机找到另一个藏身之处的办法,在此时并不可行。他们仅有的选择就是,要么杀了他们,要么放他们走。
勒特雷尔的一名战友认为要杀掉这些牧羊人:“我们是在敌后执行任务的现役军人,受高级长官的委派来到这里。我们有权做任何事情来挽救我们自己的生命。一个军人将如何作出选择,这一点显而易见,放走他们是不对的。”38勒特雷尔难以抉择。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从我的内心深处,我知道战友说得对,我们不能放走他们。可是问题在于,我还有另外一个灵魂,我的基督徒灵魂。它一直向我施压,有个东西在我的灵魂深处不停地告诉我:杀害这几个手无寸铁的人是不对的。”他投了决定性的一票,放走了他们。(他三个战友中有一个弃权了。)正是这一票,让他后来无比悔恨。
在他们释放那几个牧羊人一个半小时以后,这四名士兵发现自己被80~100名手持AK-47和火箭筒的塔利班分子所包围。在接下来的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勒特雷尔的三名战友都遇难了,塔利班分子还击落了一架试图解救该海豹突击队的直升机,机上16名士兵全部遇难。
勒特雷尔身受重伤,他跳下山坡并爬行了七英里,来到一个普什图人的村庄。那里的居民保护着他,不让他落入塔利班分子之手,直到他获救。在回忆录中,勒特雷尔谴责自己所投的赞成不杀那些牧羊人的一票。他在一本有关此次经历的书中写道:“这是我一生当中所作出的最愚蠢、最糊涂、最笨的决定。我当时一定是脑子出问题了。我投了这样一票,而我实际上知道这是签下我们的死亡执行令……至少,当我回顾这些的时候我是这样认为的……决定性的那一票是我投的,它会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栖息在东得克萨斯的一座坟墓里。”
在这个真实的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抓到这三个阿富汗牧羊人时,美国士兵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要么杀了他们,要么放他们走。二者只能选一,别无选择。问题在于,这三个阿富汗牧羊人是平民,他们手无寸铁。杀了他们,灵魂和良心备受煎熬;但如果放走了他们,则存在着泄密的危险,并危及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它将当事人置于了一个“道德困境”之中。
但不难明白,这种两难选择,这种“道德困境”的存在,缘于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这些士兵“不知道”作出的决定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如果这些士兵能够确定地知道每一个选择带来的后果,则这种两难选择,这种“道德困境”就不会存在。
事实上,如果当时这些士兵知道放走这三个牧羊人的后果:放走之后,他们将很快被塔利班分子所包围,其中三名士兵阵亡,并导致一架试图解救该海豹突击队的直升机被击落,机上16名士兵全部遇难。则这些士兵显然会毫不犹豫地杀死这三个牧羊人,他们不会有所谓的道德和良心的煎熬。勒特雷尔的事后忏悔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是我一生当中所作出的最愚蠢、最糊涂、最笨的决定。”而如果人们知道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也并不会认为他们的选择杀死牧羊人是不道德的。
这是说,这“道德困境”的根源,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那所谓的对道德和良心的拷问,其实对于未来事态发展的无知而起。如果我们知道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则这种道德困境就不会存在。而未来的不确定性,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风险,就是因为存在“讯息费用”。
是的,很多时候,道德问题,其实是一个讯息费用问题。
20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