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日杂稿)  虚妄的金矿

(2007-04-03 16:31:27)
分类: 和你一起成长

虚妄的金矿

华说  (1999-01-26)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这话来看,这世界之所以多事,“庸人”似乎要负全责的。但其实,如果少些“专家”,这世界也会太平许多!
    譬如说,近期,一些传媒争相报道说,有一伙专家发现了一座“金矿”。这金矿,是“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的“失效专利”。据说,“专家明确表示”,这些失效专利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仍然很高”。而又由于已经“失效”,失去了专利法的保护,从而成了可以无偿使用的财富。“遗憾的是”,面对这样一座金矿,企业却“不屑
一顾”。专家为此而感到“惊讶”、“惋惜”、“痛心”云云。
    乍看之下,只觉所言极是。对专家目光之犀利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外,更觉企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明明是座金矿,而且近在眼前,开采起来不用花一个子儿,居然不屑一顾!这样的情形,莫说是深谙内情的专家,即使是隔岸观火的吾等门外汉,也忍不住要“惊讶”、“惋惜”和“痛心”!
    然而“三分钟热度”过后,我的怀疑却渐渐上来了。其一,如果这些专利果真是一座金矿,又怎会最终均落得个“失效”的结局?!倘说是“怀才不遇”,又为何如此之多?其二,诚然,专利不像食品,一过有效期,就会发馊腐烂,但其“变质”的原理却是一致的。现今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一项当时先进的技术,二三年后可能一钱不值,或为后进的技术所覆盖,或为新的技术所取代,而在这过程中,原先的技术的“含金量”,也必然随之下降乃至消失。更何况专利的发明,在技术上往往只是一种“细节的创新”,又怎么可能永葆青春?其三,倘这失效专利真是金矿,那专家之天赋何其太高,而企业家的智商又何其太低?
    无独有偶。前年,“专家”也曾为VCD企业的前途“忧心忡忡”,认为价格大战将导致企业在下一年数败俱伤,血本无归。然而去年年终一盘点,行业中的知名企业的“赚头”颇为可观。难怪步步高公司的总经理段永平面对那个满嘴“专家说”的记者采访时,不由奋然而起反驳道:“谁是专家?”
    谁是谁非?其实并不难回答。答案就在其中:对市场潮汐的感应,是纸上谈兵的专家,还是身处其间的企业家,更为敏锐和准确?!

    因而,奉劝“专家”大可不必如此多愁善感。一则于身体不利,林黛玉的前车之鉴妇孺皆知。二则市场毕竟不是文坛,情感再丰富也于事无补。譬如说眼泪罢,在写小说的作家而言,是有价值的;而于做实验的专家来说,则非但没有价值,而且简直有害,因为模糊的视线反而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所以,无论是“惊讶”还是“痛心”
,实在是非其时,非其地也。这真是一件万分可惜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