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日杂稿)市场上的讨价还价

(2007-01-05 16:54:02)
 

市场上的讨价还价


小区的东北一角,是一家农贸市场。对我而言,虽近却远,因为向来不大留意和光顾。然而近来,出于众所周知以及众所不知的原因,时常出入其间。身临其境,不禁惊讶于四周超市大卖场密布之下,竟有如此热闹和繁荣,远在想象之外。采购回来,思及市场上之种种情形,忽有所得。语曰,“留心处处皆学问”,不吾欺也。

农贸市场,是各类农产品聚集之所,亦是各种声音汇集之地。人声鼎沸之中,摊贩与顾客之间的讨价还价是一种典型性声音。但见买卖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下来,于某一价格处达成一致,遂鸣金收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细细想来,虽然架势上尘土飞扬,但结果大抵是买方前进不多,卖方退让有限。然则何以买卖双方于口干舌燥不顾,兴趣盎然地将讨价还价进行到底?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讨价还价涉及买卖双方,先说卖方。乍一看,农贸市场似乎是原子式的自由竞争市场,但其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个真实具体的有形市场,农贸市场无论规模多大,其空间终究是有限的,市场上的摊位数目也是固定的。总数确定,则此消而彼涨,甲所占多,乙所占必少。市场管理者为丰富品种起见,对各类农副产品的准入必然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如卖菜的多少,卖鱼的多少,卖肉的又有多少……由此而确定相应摊位的分配。因此,对某一类具体农产品而言,在市场上提供产品的卖者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如我所在小区的农贸市场中,卖鱼的共有7个摊位,其所出售的鱼类也基本相同。显然,这一市场结构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市场。

在寡头市场上,卖者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合作和利己之间的冲突。合作,会使大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但追求自己利润的巨大诱惑,又使得合作难以维持。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而这一论点,正可以解释讨价还价中卖方行为的合理性所在。以小区的7个鱼档为例,如果你挨个儿询问鱼的价格,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如每条重量超过250克的鲫鱼其单价是5元/500克。鱼贩之间形成的默契,以统一价格一致对外,使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卡特尔。不过这种同盟会迅速瓦解。因为每个鱼贩发现,如果自己稍微让一点价钱,就能马上将手中的鱼卖掉。问题是,每个鱼贩都是这样想,并且都是这样做的。甚至,在报出那个统一的价格之后,他会立即跟上一句,“如果你诚心想要,还可以便宜一点。”之类的话,由此讨价还价此起彼伏。于是乎,作为讨价还价的一方,卖者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作为消费者的买方,“少花钱,多办事”,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然有着足够的动力进行讨价还价。不过仔细分析,其行为动机又可以一分为二。其一简单明了,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由于是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加之消费者在以往购买行为中形成的价格参考,鱼贩们报出的统一价格是具有相当合理性的,这一价格消费者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有的顾客直接就按照这一价格成交了。而许多顾客之所以热衷于砍价,无非是满足于对“消费者剩余”的追求。这样东西开价要多少多少钱,现在我多少多少就拿下了——这样自得的谈话,我们是不难听到的。

而另外一个,是讨价还价的“冲抵效应”。 窃以为,这是消费者最主要的动力。“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相对卖者而言。买者处于信息不完全的不利状态。在农贸市场上,消费者只能外在地了解鱼的质量,并且只能比照以往的价格。而实际上看上去一样的鱼可能来自不同的产地,不同的进货渠道和价格。以及,还有可能存在着的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等等现象,使消费者感觉到随时可能“挨宰”,随时都有可能损害到自身的利益。显然,搜寻信息的成本太高,而且可能根本无法操作。此时,杀价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通过杀低价格,以砍下来的价格将可能的损害冲抵掉,即便不能,也将损失尽可能减少。

讨价还价现象讨论至此,似已圆满。不过推而广之,即遭疑难。举例而论,家具广场之类的建材市场上,卖者众多,且所售的产品如同样是沙发,只是相似,并不相同。断然不是寡头市场,而分明是一垄断竞争市场。讨价还价声何以同样不绝于耳?

其实,这也并非难以解释。众所周知,在长期均衡之中,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其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此,垄断竞争企业总希望得到更多的顾客,因为它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多销售一个就多赚一份钱。而为了吸引顾客,只要在边际成本之上,即使它在牌价上作出让步,同样可以赚到利润,只不过单个产品的利润或多或少罢了,但其总利润必然是增加的。而在买者一方,家具市场的消费者与农贸市场的消费者,其讨价还价的行为动机是一样。

由此观之,讨价还价现象的存在,一言以蔽之,关键在于市场结构。其发生于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而不见于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是不容消费者讨价还价,完全竞争市场则无须消费者讨价还价。因为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尽管讨价还价非常麻烦,但对吾等消费者而言,能够讨价还价,其实倒是一种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