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骑着马儿上古道

标签:
普洱茶古道骑马风景马帮艰辛随笔杂谈 |
--------------------------------------------------------------------------------------------------
对于一个喜欢茶的人来到茶马古道的重镇但却不走一下茶马古道,我想那必定是会遗憾的。
茶,它总是能很快消除陌生人彼此之间的生疏感。在闲聊中,知道一起品茶的那一家三口是来自北京,那个短发的女人独自来自哈尔滨,还有一个是徙步旅行的男青年。这位皮肤黑得非常有光泽、长得高高壮壮的、年纪大概在二十五六岁的徙步者告诉我们,他的下一站是徙步到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正好是我们第二天要去的地方,如果有缘,也许在那儿我们会再次相遇。
这位徙步者还告诉我们,他刚刚走了茶马古道,让我们也去亲历一下。当然,爱茶的人岂能不去亲身体验一下这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带着嘴里普洱的陈香,我们包车来到了拉市海的这条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上。也许是已近下午四点多,来这里骑马走古道的人只有我们几个,我喜欢人少的地方,这样可以让眼里的风景更显得纯粹一些。
滇马是当年茶马贸易的主要交通工具,它们的个子比一般马匹要小一点,听说这样才更适合爬山越岭。女儿是个胆小得连苍蝇都不敢打的人,刚一骑上马背就吓得哇哇直叫,非要下马不可。其实我也是一样,坐在马的背上心颤颤的,生怕它一发飚狂奔起来把我给甩到地上。
两个马夫再三告诉我们,马是很温顺的,是他们自家养的,让我们放一万个心骑着。虽然我很想下马放弃这次的茶马古道之行,但实在不想心留遗憾,于是就战战兢兢地由马夫牵引着,慢悠悠地前进。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也许与马有点混熟了,在马背上的我开始自在起来。在经过一条机耕路和一个村庄之后,我们开始进山。
一进山里,空气好得就如清泉的水一样,吸进来都觉得是甘甜的,蜿蜒小道的两旁开着许多从没见过的花朵,惹得女儿心痒痒想下马去摘。细心的马夫发现了女儿的心思,俯身去采了一束黄色的花儿,那束花儿在他黝黑黝黑的手中散发着美丽的芬芳,女儿高兴地接过鲜花,乐得如花儿绽放。
在经过一个小小的湖泊,山路开始变窄、陡峭。刚刚有点自在的我又开始担心马儿会在这崎岖的山路间失蹄,带着我一起滚下山去。牵着领头马的马夫用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马的平衡性很好,一般不会失蹄。
就这样,我们的马儿踩着这条留有先人足迹的古道上,带着我们翻山越岭。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绿油油的异常辽阔的草地。我如在梦里,一直都在崎岖的小道上走,此时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马儿只要上了草坡,我们就到了山巅。
这个山巅也叫五岔口,五条蜿蜒小道向五个方向延伸开来。马夫告诉我们,这五条路当中有几条就是当年的马帮通向西藏、印度、泥泊尔等地的路。
在这幽静的山巅,我的心潮是澎湃的。当年的云南马帮带上茶叶就是从这里通往自己要去的地方,他们要用茶叶交换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药材等物品带回来,他们风餐露宿,时间短是半年,长则一年,或者更长,有的甚至是有去无回。
骑在马背上的我一次次远眺,在小道延伸的尽头,在那些茂密丛林里,似乎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马帮走到这崇山峻岭间的影子,似乎能听到那清脆悠扬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间,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
云南大都是横断山脉,地质变化活跃,一日气候多变,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听博物馆的讲解员说普洱茶的发酵就是来源于马帮常年累月的行程,在漫长的行走中,晒青毛茶慢慢地冷发酵,最后形成独特的后发酵普洱茶。也许就是因为普洱茶里承载着马帮太多的艰辛与血汗,所以它才会拥有了让许许多多人迷恋的浓郁陈香和醇厚润滑的口感吧!
在这幽静的山巅,凉爽的风吹来了那一丝丝远古的记忆,那一声声远古纯厚的山歌回旋着、飘荡着;那一个个隐藏在茂密丛林间凄美的、艰辛的、抑或传奇的故事将被世世代代人流传着,他们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就在这蜿蜒的五条小道上延续着……
我最后再一次眺望,带着心中满满的马帮历史,带着眼里美美的风景,马夫牵引着我们的马从另一条小道开始下山。
听听,清脆的马蹄声又响起在山间小道上;听听,悠扬的马铃声又开始回荡在山间。纯朴的马夫打开了他嘹亮的嗓子,唱起了纳西民歌,他唱一句,我们跟着和一句,虽我不懂歌中的意思,但我知道在这纯朴的调子里一定与茶马古道一样有着人生的真谛与美丽!
这是我们在普洱茶博物馆品的陈十五普洱,这个茶饼表面看上去就像锦缎一样漂亮。
北京的游客最后以850元的价格买了一个带回去。
浓郁的普洱茶汤。女儿那天竟然也非常认真地品着每一杯茶,她平常总是说普洱茶难喝。
女儿从没见过这么辽阔的草地,兴奋地在上面像一只出笼的小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