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人们总是喜欢孩子,在心里默默把他们当作善良的天使。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觉得在孩子漫漫的成长过程中,总有许多天使不可避免的变成了魔鬼。这残酷的事实让他们非常痛心,并一度默念“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训来安慰自己,谴责尘世。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才是导致悔恨的根源。
人之初,什么都不是。非要说什么善恶的话,那也是善恶各一半。
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的学校教育环境,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她好东西吃,这就足以换来她对你的好感,你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认为讨好孩子只需要这样就可以。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你再重复那种简单的物质刺激就很难换来当初的效果。因为孩子的心智成熟了,她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吃喝就能满足的了。而你却依旧沿袭那种对待懵懂孩童的行为模式去与之接触,忽视甚至无视她的精神需求。
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的学校教育环境,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她好东西吃,这就足以换来她对你的好感,你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认为讨好孩子只需要这样就可以。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孩子的年龄不断增长,你再重复那种简单的物质刺激就很难换来当初的效果。因为孩子的心智成熟了,她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吃喝就能满足的了。而你却依旧沿袭那种对待懵懂孩童的行为模式去与之接触,忽视甚至无视她的精神需求。
问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产生。对于那些意志薄弱的孩子来说,她们的确有内心真实的诉求,但出于对之前物质享受的留恋,以及某种痛苦即将到来的威胁,很容易就会屈服,并在你的“善意恐吓”下逐渐放弃掉精神追求,以此换来你许诺的物质奖励。而另外一些“倔强固执”的孩子,则会因为你那无理冷漠的态度而痛苦,继而转变为叛逆和愤怒。最终也一定会为了他们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就是这样,你觉得天使变成了恶魔。
人是无法从根本上互相理解的,任何互不相容的世界观之间互为恶魔。而那所谓的“天使”,也只不过存在于那些暂时待在一个战壕里的人群当中。下一分钟,每一个天使都有可能变成其他人的恶魔。
或许,真正的恶魔最初只存在于你的内心,那种自以为是的“父母优越感”正是导致众多天使变节的罪魁祸首。
后一篇:到处都是摄像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