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王朔同行——每个人都有“不忠不孝”的权利

(2007-11-13 21:46:16)
标签:

人文/历史

王朔

《致女儿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之道被千古传颂,这其实是有失公允的。
  
  一个人降生在什么地方、被什么样的人生养都不是他可以自由选择的。他从来到这个世界起,就被迫接受他的父母,还要被强加上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束缚。即便日后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改变国籍,但是他的“祖国”却永远无法改变。
  
  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只要一个人做出有悖于祖国意志的行为,就会背上“叛徒”的恶名。同样,只要一个人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行为,都会被斥为“不孝”。而“不忠不孝”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是极其恶劣的行径,必遭受千夫所指。
  
  反观忠孝之道,也只不过是儒教为维护封建统治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手段。实际上,这等同于把某些人的“私德”强行推广为社会“公德”,是一种文化沙文主义。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要一个国家的公民“爱国”?又凭什么要子女“孝顺”?
  
  比较一下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不先搞清楚自己的权利,而盲目服从社会的惯例法则,很可能会失去自我。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要对那些不是出于自我主观意愿选择的结果负责。
  
  人生就是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对于那些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既定事实,我们需要对其负责么?
  
  国籍可以改变,你可以由爱此国转变为爱彼国,而你的父母却是你永远都无法更改的现实。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你要就一定要尽孝。
  
  一对夫妇结婚,他们并不一定要生养子女,任何国家的法律和道德也都没有强制生育的规定。而众多夫妇之所以生育子女,或者因为他们渴望拥有子女的那份乐趣,或者是出于作为人类繁衍后代的生殖本能,或者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相信“养儿防老”。不管怎样,只要孩子被生下来,这对夫妇就必须对其负责。
  
  然而世事无常,人心难测。也许他们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厌烦,完全找不到当初期待的那种乐趣。也许,他们在面临现实生活的困境时会经常后悔当初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或堕胎。也许,他们会因为孩子越来越独立的人格而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即便如此,这些都不能成为他们推卸自己责任的借口。
  
  那么,身为父母的权力在哪里呢?其实,他们的权利在于选择是否要繁衍后代。那些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人自然不必承担此重任。不过,一旦选择了生育,就必将面临一项重大的责任,这项责任并没有确定的回报。而身为子女的义务,或许也只是在自己将来成为父母的时候,把那种“对自我选择负责到底的态度”进行到底。
  
  有些父母很幸运,与子女和平共处,互相尊重。这并不代表这些子女的行为就是“孝顺”。这其实是所谓的“缘分”,或者说这期间的演变过程也是与社会公平交易理想状态的发展历程相一致的。而另外一些父母,可能由于自身的种种原因导致了子女的“背叛”,却又强硬的要求子女“孝顺”,其悲惨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人类生命传递锁链上的一环,谁都无权要求下面的一环做什么。你有权利不做这个锁链上的环节,但只要你加入进来,你就必须接受自己选择的命运之路。
  
  前人田地后人耕。不是每个当过孙子的最终都能成为爷。只有敢于直面“付出没有回报”的人生,并笑纳后人“吃喝不落空”行为的壮士,才是真正的爷。
  
  话说回来,朔爷对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