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标签:
云水随缘论语文化教育时评 |
分类: 读书摘要 |
【原文】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简析】《论语·公冶长》(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但是语言不是行为,言语所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还不一定是事实的东西。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花言巧语的人是没有好的品德的。历史上这样“以言举人”结果却坏了大事的例子很多,比如战国时的赵孝成王以言取人,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从18节到23节,这6节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