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16-02-22 17:21:38)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文化

教育

时评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原文】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简析】《论语·公冶长》( 510 孔子的学生白天睡觉,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大致意思是,孔子的学生 宰我白天睡觉。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宰我)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对于人才选用和甄别,孔子也是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经验。所以,孔子主张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但是语言不是行为,言语所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还不一定是事实的东西。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即花言巧语的人是没有好的品德的。历史上这样“以言举人”结果却坏了大事的例子很多,比如战国时的赵孝成王以言取人,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孔子所说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这句话是千古以来言语虽简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1823节,6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