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樊迟请学稼

(2015-09-01 16:21:41)
标签:

云水随缘

孔子

老百姓

正直无私

老农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樊迟请学稼

     【原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ǔ。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qiǎng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简析】这段话文革时期批孔时曾被认为是孔子看不起劳动者,尤其是看不起农民群众。

      孔子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论语·泰伯》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不在那个位职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所以,樊迟问种地、种菜孔子认为与自己的身份不符,应该像上面的一些学生一样问如何为政,你看不管谁问为政的问题,孔子都很耐心的回答。

      如何做让人民信服呢。《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大致意思是,鲁哀公问:“作为国君治理国家怎样才能使百姓信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信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在本节提到“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原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ǔ。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qiǎng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简析】这段话文革时期批孔时曾被认为是孔子看不起劳动者,尤其是看不起农民群众。

      孔子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论语·泰伯》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不在那个位职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所以,樊迟问种地、种菜孔子认为与自己的身份不符,应该像上面的一些学生一样问如何为政,你看不管谁问为政的问题,孔子都很耐心的回答。

      如何做让人民信服呢。《论语·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大致意思是,鲁哀公问:“作为国君治理国家怎样才能使百姓信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信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在本节提到“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