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水随缘笔苑
云水随缘笔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490
  • 关注人气:1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诵诗三百

(2015-09-02 16:50:59)
标签:

云水随缘

齐国

楚国

孔子

使者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诵诗三百

  【原文】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简析】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死背硬记,当书呆子,不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方向。书呆子只是后来八股文的事情,跟孔子没有关系。

历史上有许多会背诵诗但不会应酬对答的,也有许多会应酬回答自如的。如《左传》记载,孟僖子在鲁国做宰相,陪着鲁君去楚国,郑伯走到大梁这个地方去迎接鲁君,孟僖子作为使者会见郑伯,不能按照一般礼节答礼,等到到了楚国,又不能感谢楚国到远地迎接的诚意。意思是别人到高速路口去迎接了,自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到了目的地也不知道感谢别人去高速路口迎接的客气话了。孟僖子回来后感到无比的丢人,死后告诫他的儿子一定要跟着孔子去学习。

又如,齐景公使人去楚国,楚王与齐国的使者一起到九重台,回头问齐国的使者:“齐国有这么雄伟壮观的台子吗?”齐国使者说:“我国国君的座位,土的台阶有三级,茅草乱生,台上木椽不齐,还感到很破费的,但坐上去泰然自若。我国国君很讨厌有您楚王这样的台座。”齐国的使者就很会应对,没有失去鲁国的面子,属于合格的外交官。见《韩诗外传·卷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