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论语】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2015-08-06 18:16:55)
标签:

云水随缘

论语

国学

教育

文化

分类: 读书摘要
【学论语】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原文】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简析】有若,是孔子的一个弟子。

这里有一个历史税收问题,就是“彻”。“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意思是周朝时期,国家或者君主收取田亩收入的十分之一的收入,这个制度就是彻,是当时的一个种税收制度。通俗的讲就是百分之十的税率收税。

“小河有水大河满”。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就是藏富于民”。鲁国国君征收百分之二十的税,还不满足。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也就是现在的百分之十的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