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
(2009-07-19 09:26:08)
标签:
家庭教育小学生手机杂谈 |
分类: 媒体报道 |
事件:4月24日下午2点40分,实验小学门前,随着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出校门。有几个年纪稍大的学生一出校门,便开始打手机。一位男生表示,每天放学都要给妈妈打个电话,好知道是去姥姥家还是回自己家。小学五年级的露露说:“我们班不少同学都配了手机,都是为了放学后与家长联系方便。课上会把手机关掉或者调成震动。”
尽管手机早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用具,但对于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家长该不该给孩子配手机还存在一些争议。面对部分小学生携带手机上学这一事实,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老师和心理学专家,他们对于这一情况观点各有不同。
★家长:观点不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低年级的家长认为没必要给孩子配手机。而高年级的家长谈起这一现象,则各有各的说法。
正方:与孩子联系方便
最近,张先生给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买了个手机:“现在学校放学早了,好随时与他联系,掌握他的动向。”张先生把给儿子配手机看作是对儿子的一种“遥控”,“要不然真的不放心。”
王女士的女儿上学挺远,每天需要乘公交车上下学。每天早晨,王女士把女儿送上车,女儿到校后用手机给妈妈回个电话;放学后,女儿再给妈妈打个电话,王女士到车站去接。手机是王女士与女儿联系的“专线”。
当记者问到张先生和王女士,给孩子配手机,除了安全需要,有没有担心孩子用手机耽误学业或干别的事,比如上课时间与同学互发信息、聊天,或接收到不良信息等,他们表示,还真没想过这些事,给孩子配手机就是为了与孩子随时联系。
反方:不得已、不赞成
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给孩子配手机是不得已,因为孩子一直向父母要,不给买不行。对于小学生用手机,他们属于反方中的“温和派”。
林女士说:“女儿上小学六年级,我每天都接送她,根本不需要用手机联系。可女儿说许多同学都有手机,大家放学后还互发短信。她没有,跟同学们联系不方便。”林女士想不明白,“孩子们天天在一起,放学后还有啥唠的,还要发短信。”但是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林女士还是给女儿买了个手机,尽管女儿一再表示不会影响学习,但林女士还是觉得:“不可能不影响学习。”
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配了手机后,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又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因此与孩子闹出了一些不愉快。他们对于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坚决”的反对派。
自从孙女士发现儿子变得神神秘秘,总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用手机跟同学聊天后,她决定“没收”儿子的手机。孙女士怀疑儿子谈恋爱了。因为不可能天天跟到学校,孙女士决定对儿子在家的时间“严加看管”,不但“没收”了儿子的手机,连家里电话也不准打。为此,孙女士一直与儿子别扭着。“他不高兴,我更闹心。”
★老师:多数不赞成
当记者带着“小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这一问题采访几位北台小学的老师时,几乎得到一致的回答:不赞成。
耿焱老师认为,孩子们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学习特别不利。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有时候在课堂上就拿着手机发短信。还有的孩子忘记将手机关掉,在上课的时候手机的铃声就响了,影响其他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周艳梅老师介绍,有一次她发现班级里的孩子们凑在一起,讨论各自的手机。什么某某人的手机功能全了,某某人的是名牌、多少钱了等等。周老师认为给孩子配手机,容易滋长攀比之风。
李冰冰老师说,以前,班级里的孩子只要有没按时回家的,老师一定会接到有关家长询问的电话。现在,这样的事情是少之又少了。给孩子配手机,家长可以更直接地联系到孩子,掌握孩子的行踪。但是尽管如此,李老师还是不赞成给小学生配手机,她认为这样弊大于利,毕竟孩子们心智还未成熟。
★心理专家:做好引导
面对这一话题,抚顺二中心理教师白云阁表示,没有特殊情况,家长不必给孩子配备手机。由于现在的手机功能齐全,而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等,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家长有什么急事或者想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可以直接与班主任联系。况且,手机辐射对小学生的自身发育也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白云阁建议各位家长,如果有必要给孩子配备手机,之前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使用手机的目的性,让孩子有个正确的认识。在孩子使用过程中,家长与老师的监督引导是关键。
图为一名小学生放学后正在给家长打电话。
徐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