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联行动”雅虎特约访谈2 (zt)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电影 |
-
比如说当过年的时候有记者拍摄的时候,地震灾区的百姓有这样的反映,桌子上不能放好酒,如果让别人看见我们这样,会觉得我们太奢侈了,我那一瞬间很难过,即使再穷过年的时候放一瓶好酒也是可以的,他下意识有一种负疚。
主持人:其实他们内心很坚强,但是道德评判造成了很沉重的负担。
白岩松:对,连好酒不能喝,还有不能犯错,谁说他们不能犯错 啊? - 比如说老师教育孩子们的时候你们想想离去的父母,怎么可以考80多分呢,这样长时间孩子就会有暗示,我是一个坏孩子。不对啊,没有发生大地震也有考不好的。
- 第三个无形的压力,我们有什么资格因为你曾经捐过一点钱,就有权对别人说三道四啊。
- 曾经有人说过,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对被帮助者说谢谢。
- 我觉得心理医生要做一件事情,如何让我们灾区的人民正常生活,他既可以优秀也可以错。打麻将,不要说四川人民打麻将的时候,你们说地震的时候还打麻将。该不该啊,当然该啊,有什么不能打的。这就是今年过春节的时候我看到大家开心熙熙攘攘的时候我充满的感动,这是伟大的四川人。而不是说他们怎么这么开心啊,还打麻将,不是。我觉得他们太牛了。[03-03 11:05:18]
- [主持人]:主持人:帮助人的人需要对被帮助者说谢谢,您说这个我心理就动了一下,因为平时在媒体上看,都是被帮助的人眼含热泪对帮助他的人说谢谢,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您今年春节去四川看到他们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是不是觉得他们恢复正常了。
白岩松:没有。这个具体的还要交给我们的心理医生来做。 - 比如说有内疚,他们会对自己有道德谴责。比如说学生说哭着,最后是交流深了,“我怎么会在大地震的时候,路过几具尸体的时候,我怎么没有停下,我怎么这么无情?!”像这样,经常问自己,不跟别人交流。
- 还有不好跟别人说的:那一瞬间他跑了,可能没有去救人,这是人性。我们都要敏感地意识到,我刚才举的例子,在很多人心里都有——这就是怎么样“润物细无声”地帮他们解脱,恢复正常。
主持人:那我们1+1心联行动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工作? -
张银俊:是这样,我们现在有很多培训合作的学校,我们讲的是有序、专业、透明、公益的长效心理援助机制。这个模式和机制最重要。 - 现在面临的困难:我们想做的更多。比如说北川等地区,很多都申请说多给我们设心联小屋,包括能不能给我们多培训一些老师。我12月份去的给他们配备电子产品,那些老师也跟我们一起去过北大,带他们在北大听课,他们见到我都是跟我拥抱,特别亲切,但是他们说张主任,我们老师不够,能不能再培训,能不能再给我们培训一名,我何尝不想这么做呢。但是…
主持人:什么问题呢?
张银俊:经济问题。我们要做“1+1心联小屋”,得要有硬件设备,包括老师在我们那培训,吃住行都是我们承担的,他们没有这个能力承担的,我们想做的更多,我们都想覆盖,但是说经费的能力是有限制的。我的一个朋友说,能不能以他的一个名义建一个学校,我说这么点钱做不了,我说能不能分到给心理援助,我跟他无数次沟通以后他才认同,之前他是想以他的企业命名。当然我们的“1+1心联小屋”也是命名的,谁谁捐助的。白老师也命名了一个小屋。但是跟他沟通以后,他才明白,这样也可以。但是他最先的想法就是建一个硬性的,刻上我企业的名字。现在大家对这个还是不太懂,不是很重视,有的媒体报道物质更重要,其实物质跟精神是同时的。
白岩松:还有大家觉得过了几个月,没问题啊,其实更深了。为什么头一个月的时候没有人说没问题,因为一眼都看的到,心理问题在现场一眼都可以看到。现在看不到了,觉得挺好啊,没有问题——其实才开始。
主持人:那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来做,可能因为经费不到位会遇到困难。
白岩松:我觉得1+1我更该做的以小屋的模式培训更多的老师。甚至不一定在北京培训,比如说我们去成都,每隔半年、四个月就有一次培训,这个可能意义更大,你把火种留在一个又一个荒原里。[03-03 11:09:01] - [主持人]:机制化。
张银俊:对,白岩松说的非常对。当时有的老师为什么到北京培训呢,其实老师也有心理问题,还蛮多的。我们当时接待他们的时候,包括马秘书长迎接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目光、表情都是僵硬的,等到白岩松给他们做活动,已经是过了好几天。我们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到。后来给他们颁证的时候,最后他们的笑容,老师们像小孩儿一样,从合影中就可以看到了。生命舒展了。 - 当时我们也想,我们培训的老师到四川去,但是他们说我们能不能去北京,我们没有去过北京,包括带他们看鸟巢什么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援助,不是硬性说教的。
主持人:我们网友问:我们普通人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能够参加我们1+1心联行动。能够把自己的力量也贡献到灾区。
上网可以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也可以报名。包括刘冬威都是看到我们的活动找到我们的。他说我有这份专业知识,可不可以参加。我们一看他这么专业,我们都是非常高兴他义务来做这个事。张银俊:我们1+1,前面的“1”是万众一心的一,包括我们有爱心的人对这个的认同。“+”就是大家互相传播。后面的“1”就像我们专业的团队。
主持人:那我们的网友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培训来做相关的工作?
张银俊:这个难度大一些,我们是想培训那些灾区的人,比如说成都的人离都江堰才半个小时的车程,但是他们平时也有工作啊,一定是当地最为重要,如果说附近的,或者外地的,国外的专家去,那都是暂时的,如果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还要花大量时间培训,培训之后他到底能到灾区服务多长时间,这也不确定,那么就是成本太高。
主持人:还有网友问,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1+1心联行动是否接受物品的捐赠?通过什么途径?
张银俊:可以的。我们都有专业的帐号,上面写上1+1心联行动就可以了。物质的也可以跟我们联系,比如说有很多孩子捐的物品,比如说图书,像台湾。包括这次通过香港联络的,给我们捐了7200双鞋子,也不光是针对四川,还有广西桂平的一些小学,孩子们11月份还穿着拖鞋,也把物资给了他们一些。
白岩松:中华慈善总会是退税的。(笑)全国一共就有那么六七家。
主持人: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你有没有专业知识,只要你愿意为我们1+1心联行动尽一份力都可以。
白岩松:都有可能。
张银俊:如果没有物质或者什么的,也没关系,可以跟身边的朋友说,也可以推荐。可以帮我们筹集。都可以,不一定自己具备什么,他有这份爱心也可以参与进来。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参与的。
主持人:好,通过咱们今天的聊天和谈话我感受到了1+1心联行动还有白岩松老师这种对灾区的爱,也感受到雅虎网友对灾区的爱。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三位,也感谢大家的收看。
白岩松:也谢谢你们!
主持人:好,再见!
白岩松:再见!
转发人:罗立为 -
1+1心联行动首席顾问 -
古书方 -
1+1心联行动学校工作部
前一篇:“1+1心联行动”雅虎特约访谈
后一篇:天空又在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