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硕
王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22
  • 关注人气:2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了才知鲜滋味

(2014-04-01 00:14:09)
标签:

美食

鲣鱼

木鱼花


之前写了一个《少女海带三明治》聊到了海带,说它是谷氨酸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东西,也是提供鲜味的氨基酸,也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一个叫肌苷酸,一个叫鸟苷酸。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两个词特别拗口,特别难记,从听到这两个词的那一刻起,就决定,往下的内容不看了,太学术太深奥。其实我自己是这么觉得,并且没有任何开脱自我的意思。我不是学化学的,原来遇到化学名词的时候,也见着就躲,直接给错过去了。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在外面吃吃喝喝什么的,挺腐败的,有时候遇上那种商务宴请,就发现大伙儿最后总结这顿饭的时候,一般说不出来什么,永远都说昨天那顿饭不错,吃的这个和那个,但是这个和那个就说不出来,最后来一句,反正大鱼大肉的,最后结账好几千。永远是这么一个结尾。长期以来,我就觉得这样的饭吃的特别亏,就跟你看电影一样,看完了你能记住,甚至还去查查这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背景是什么,因为你觉得那是文化。但是吃也是文化,感觉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不尊重它。后来觉得这事儿不能这样,得吃的明白。


还有一个原因,跟食品安全有关系。就是我越来越觉得,咱们应该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经常遇到厨师说,这东西滋补,这东西营养特别高。但这东西真的营养高吗?还是他骗你呢?你如果不了解这些东西,永远是被厨师在背后嘲笑的那个人,等于你花了钱,还挨人骂,多冤啊。所以我后来就决定,一定要把这个东西了解了,同时也有分享的心态,告诉别人,你到底在吃什么。


扯远了。咱们接着说鲜味里面除了谷氨酸之外的一种氨基酸。就是鲣鱼所代表的肌苷酸。


鲣鱼是什么啊,就是咱们吃的木鱼花。等于是把鲣鱼晾晒之后,晒成鱼干,然后刨出来一层层跟薄木片儿似的东西。


先说说为什么是鲣鱼扮演了这个角色,而不是其他鱼。这事儿有点儿恶心啊,但愿我说完了之后,不至于让你以后永远不吃木鱼花。是这样,鲣鱼肚子里其实是有一种虫子,离开水鱼死了之后,这种寄生虫就会迅速腐蚀鱼肚子,让整条鱼变成烂鱼,所以后来没有办法,只能把它晒成鱼干。这样才能保存,要不然就没用了。另外日本人爱干净,上厕所都讲究,就是说拉出去的东西都讲究环境,更何况是往嘴里吃的东西了。刚才说了,鲣鱼肚子里有“蛔虫”,如果把整条鲣鱼都熬汤,相当于是把蛔虫也煮了,这锅汤就显得特恶心。于是他们就拿小刨子,把鲣鱼表面给刨成薄片儿,然后拿这个薄片儿煮汤。


最后再说几个专业名词啊,吃日餐的时候可以拿来吹牛逼,而且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最专业的日餐厅里面,可能厨师都不见得知道这些词,一下儿就能给他们丫说懵了,觉得你比他们还专业,不至于在背后骂你。


一个是“荒节”。这个“节”就是把鱼剁成一节一节的意思,“荒”在我看来主要是形容鲣鱼烟熏之后的状态。因为鲣鱼加工的时候,先是放在水里煮,然后去掉鱼皮、鱼鳞什么的,再用木头熏鲣鱼,之后自然冷却,这么着反反复复重复几十遍,鱼肉就终于变硬了,表面因为熏了之后,会有一层沥青黑,感觉就像是一片被烧完了的荒地一样。所以叫荒节。当然,这是个人理解,也是为了方便记忆。


还有一个是枯节。就是拿刚才说的荒节再加工,加入一些菌丝,让它发酵,因为发酵熟成的过程当中,会有更多的肌苷酸出来,鲜味会增加。一般发酵三次的,就叫枯节,意思就是这段鱼彻底干了,一点儿水分都没有了。如果是发酵四次以上的,就是本枯节,这是最好的鲣鱼。


一般情况下,外面卖的都是刨好了的,但是在一些比较高级的料理店里,尤其是做煮物的店,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儿在客人面前现刨出来的,增加形式感。因为形式感对日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东西,要不然日餐贵呢,主要是他们丫会装孙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