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一阵子公交车站的地面上画起了各个公车的停车线后,相信每个人都遇上过一种状况。就是在你苦苦守候在那半米宽的小框框里时,你所等的车却停在了5米以外的地方。
今天在平安里等726,发现在协管员的督促下,大部人都站在指定范围内排队等车,一辆726进站时,协管员也挥着手里的小旗子示意司机应将车停在其停车线内,然而这个司机却显然忽视了协管员以及乘客的存在,一意孤行的将车停在了10米远的地方,于是大家都相当不满的跑了过去。
坐上车之后,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之后的每一站他都没有将车停在他应停的位置,因此每站排队的人都失去了排队的意义,坐在车上也能看到下面人上车时的不满,尤其是协管员很无奈的表情,想必这样的情况他们已经见到过太多。
这让我想到了前阵子有人荒唐的将每月11日定为什么什么市民排队日。
排队,是为了令乘车成为一种文明的行为,改善以前那种混乱的状态,让大家都持有平和的心态。就像我一直觉得,北京的大老爷们儿只有在坐公车时才可以体现出他们的“男人样”。也就是说他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展现出他们在身材以及体力上与女人的不同,玩儿了命的利用这一优势去争抢。抢到座位,失去尊严,也在所不辞。(当然我承认这样说存在一定的偏激,以及相当成分的以偏概全)
在提倡排队乘车后,理应另这种现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或者改善,但是当一部分情愿的和不情愿的人终于都站在了一条队列上的时候,我们的公交司机又做了什么?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底线,三番五次的戏弄,使我们的真诚与自觉,并未换取到任何同等的回报,甚至增加了更多的麻烦与抱怨,排队的结果也不过还是要与别人相拥相挤的去冲上车。那又何必多此一举。
那么,排队终归还是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最终又还会剩下多少人愿意继续自觉排队等车呢?
每月的11日,也无非将要成为一个自嘲的符号。用来记载这段每个人都曾经试图为之努力过的,却没有任何结果的过程。
附:徐糖糖留言
有天 突然收到一条短信 开始我还以为发错了
之后看内容才知道:北京市规定 每月11日为自觉排队日.我还纳闷
这北京是人性化了点
但是人还不够人性化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