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协和修复生命(原创文图)

标签:
协和修复生命春天杂谈 |
分类: 一路长歌 |

人慵懒,不想重写了,直接转载过来,只作适当补充。看这类不轻松的话题,得辛苦各位了,请用茶
并安慰自己: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春节过后,最后的检查结果出来,排除了最可怕的可能,终于大松一口气。心境似乎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境界也有些大彻大悟,身体已无大碍,灵魂却经受了一次洗礼,心灵发生了不经意的升级。就在高兴之时,右肋不失时机地发作疼痛,并扩大到我的右背,知是腹中石头在捣鬼。胆结石不得不被提上日程,次要矛盾转升为主要矛盾。于是,继续跑协和。运气很好,挂上了14元(而不是300元)的专家号。多跑几次大观园,“刘姥姥”就什么都明白了。2012-03-06
在第二候诊区,窄窄的候诊走廊,遇到一位77岁的老人,发热,查不出原因,从山西大同赶来协和。俩姑娘一儿子陪同,前呼后拥,姑娘拉着老太太的手,轻轻地揉啊揉,一会替她整理头发,一会帮她擦拭眼角,假如带了相机,就有一幅“小棉袄在反哺”了。2012-03-07
在候诊走廊,我右边坐的是那位大同老太,左边则是一位80岁的老人,说全身都是毛病,孤家一人来门诊,比起我右边的前呼后拥,似乎孤苦的多。但老人说,家住三环,离的不远,不好让孩子们请假。让她先进诊室看,有人反对,我说:人家80岁了,让让吧——周围无语。但老人太“肉”了,在里面半天不出来,耳朵还背,嗯嗯啊啊的,大夫倒是有耐心,傍边有人等急了,开始责怪——这回,我无语。2012-03-07
越来越习惯这个环境了,就连她的外围也要去走走。下午看完何大夫,走进了协和医学书店,一下买了八本书,其中《漫漫从医路》不仅是医书,更是做人书,勉人上进的书。随便翻翻,就被书中主人翁讲述生平的朴素语言所感动。假如倒退30年,让我选专业,我会从医。2012-03-08
B超结果出来,腹中的石头居然变小了,仅仅几个月,从1.9缩小到1.6(cm),假如B超没搞错的话,那该归功于饮食调节。何大夫看了彩超后,用毫不迟疑的语气说:我为你取石保胆!我本已做好了成为“无胆英雄”的准备,现在居然可以保住胆,还可以五脏六腑俱全,欣喜哈,似乎上帝在眷顾,天上真的掉了馅饼~2012-03-08
如果,我是说如果,胆能允许,我将随燕儿一起重返故地,清明,拜祭亲人。然后拍摄我熟悉的大山,久违了的大山。胆哈,千万别捣乱!2012-03-17
去协和,何大夫改周二出诊。不甘心白跑,掏出相机在周边转游,刚拍了一张没了电,想起充电后搁置过久。只转不拍,先走金鱼胡同,转向校尉胡同(都已不是胡同),再折回、过街、到西总布胡同、新开路胡同,最后找到春雨胡同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欲进,被告知周一闭馆。嘿!背!咱不忍着胆痛逛街了,咱回! 晒一下这天的独生片吧:
清晨,排队挂优先就诊的常规号,长长的队,排到跟前被告知已无号。转找何大夫加预约号,被后勤保障处的陈伟(见胸牌)挡之走廊外,放其他人进,唯独不放我们找何大夫的人进。问其为何?他口嚼口香糖,说啥没听懂。不必懂,跨出自己的领地,你就是弱势群体。直至8:28才进得第二候诊区,其实就是一走廊。3诊室门口排满了要加号的人,将窄窄的走廊塞成了肠梗阻。何大夫查房结束,终于微笑走来,进3诊室排队申请加号,得到加号确认后,再去挂号大厅再排队挂号,终得预约号第12号,再回到基本外科分诊处排队候诊至10:30⋯⋯有些饶吧,事实就是酱紫的。
2012-03-20
进诊室,何大夫似乎筋疲力尽,前一个病人想多说几句,大夫摆摆手懒与其言。此状提醒我言简意赅地报告病情,突出一重二急,何大夫二话没说,让助手开出纸条:请于下周一上午8点到住院楼x层x病房。事情终有进展。感言:医院和学校一样,都是顶梁的比打杂的要谦和懂理些,知道为什么吗?2012-03-20
上午很顺利办完了住院手续。从7号开始,总共十几天,神速啊(补充:后来在病房,病友都以为我和他们一样,要么找了熟人,要么等候了很久方才入住——上帝作证,两者都不是)。不是大毛病,只是腹中取个小石头,要是在眼前,我一脚可以把它踢的远远,可是在腹中,只好拜托大夫了。微创一下,正好体验一回协和的医疗文化。那里不知能否上网?MacBook我带上。2012-03-26
同病房都是用石头与胆玩舞的病友,很有共同语言。前23号年龄最大,85岁,石头从胆囊到了胆管,手术大年龄大风险大,找了熟人打了越洋电话这里才收治,只住一周就让出院。老太太有三女两儿,三女儿睡在三张椅子上陪护了六夜;后23号,刚来的病友,37岁,从呼伦贝尔过来,春节后就来北京住进协和,因转氨酶偏高被剔除出去,姐姐和老公陪同,在京养了些日子,花光了3万元,终于指标合格,这回二进宫可以手术了。——床位紧张,前面刚出院,后面的就住进来。所以,三人间的病房,就有了四位病友,分前后号称呼。2012-03-27
今天例行术前检查。感觉这里就是协和,就是不一样。医生护士对待病患彬彬有礼,温和耐心(这天接待我的是实习生小马大夫,护士忘了是谁)。美中不足是不能上网,好在儿子送来了无限上网卡,OK。无事时整理图片,很喜欢入院前在鸟巢拍摄的《夕照鸟巢》(题图)2012-03-27
夜里猛咳不止,喝水无济,肺里有股东西往上窜。难不成下午做了胸透,胸就有了问题?后闻到烟味,猛然明白是阳台问题——阳台紧挨楼道,总有人在那抽烟,而我的病床又紧挨阳台,首当其冲。哥们:夜间独于楼道抽哪门子闷烟?你的心事烟知道?哥们:心放空,超轻松。随后关闭阳台门窗,再喝水,咳嗽慢慢停止。2012-03-28
病友们到一起,首先问的一句话就是:“你哪里不舒服?”在这里,病房内外,同病相怜扩展为有病相怜。随后熟悉了,探问最多的话是:“你送红包了吗?”。据“前22号”病友告知:这里不收陌生人的红包,医生视饭碗比红包更重要。即使送了,术后也会退还。之所以选择术后退还而不是当场拒绝,据说是为了让病人安心手术,可见一片良苦用心——不过,这是据说,不是亲历,我备了红包,最终没拿出来,怕何大夫说我玷污了他的白衣红心——我一直就是书呆子,无效仿价值。前22号可能是亲历者,临出院时她先生送了一面锦旗,肯定是被感动了!为了定制锦旗,他丢了预交款收据,两口子为此还闹了别扭。这是花絮。2012-03-28
3月29日下午6点,何主任亲自操刀(其实,还没到幻影灯下,我已被全麻昏睡,是谁主刀,全然不知,但我是何大夫收治的,应该归他主刀吧),惨,胆囊终被挥刀斩别,一颗石头落地了,世上却从此多了一位无胆英雄(但愿不是狗熊)。疼痛一夜,老卓辛苦一夜。第二天一早下床,何大夫见我恢复如此之快,遂准许出院。告别嘈杂的病房,居家静养更好。一人住院,家人忙的团团转。老卓说:这就是家的意义。我倒是想起鸟巢,想起水立方。
为了术后恢复,今年的清明宅了,也不能寒食⋯⋯
2012-04-03
回协和复查,一切正常。复印了大病例。不知病友恢复如何?后22号(商务部XX研究所)、后23号(来自呼伦贝尔)都还好吧?她们比我病重,平日里遭遇的痛疼比我厉害,呕吐,大汗淋漓,石头曾掉进胆管。相比之下,我是小恙。还有心态,我是差点被判重型病的人,经历过大风大浪,何惧这毛毛细雨,简直拿腹中石头当小菜一碟。再就是术前休息,两位啊,术前那夜几乎没睡,而我,却酣然入眠⋯⋯2012-04-06
好样的你,一直看你的微博,称职如你,我们就不怕生病了~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家属:大夫这血我不想抽了。大夫:你还治不治病了?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不想抽血,因为抽血太频繁?因为血管不好抽血困难?还是因为沟通不佳导致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要抽血?处理:先搞清原因。需要反复抽血的一定要事先交代清楚,仔细研读病例,能否减少抽血次数或合并抽血项目,绝不能说你还治不治了。
2012-04-08
在一群漂亮白衣里,小马算不上漂亮,长长刘海遮挡着双眼。推进手术室时,在空旷寂静的等候厅等候,正忐忑不安,白衣来了,照例询问,大口罩遮挡不住那刘海和刘海后的眼睛,一下认出是小马,遂心定神安⋯⋯离开那里多天,唯独忘不了她。白衣,留给人的,不是相貌,而是待患态度。后来想起,小马的胸牌是横排字,应该是实习大夫。
2012-04-08
待患如亲——多有亲和力!协和的医疗文化,靠的不是这句口号,也不是一两位医护的热情,而是整支队伍的集体表现。在这方面,协和真要努力。总体上,打杂的不如顶梁的(文化素养不同);正规的不如实习的(技术除外),或者说胸牌竖字的不如胸牌横字的⋯⋯这时代,在医德和医风方面,呼唤更多的林巧稚!2012-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