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

(2012-04-05 07:17:01)
标签:

影评

最爱

举人村

天灾

人祸

分类: 热风冷思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
                                    [此图选自网络,以下文图原创]

因为去了趟举人村,因为举人村是《最爱》的拍摄地,于是将《最爱》又看了一遍。这回扑面而来的小山村是熟悉的,熟悉的垒石砌墙,熟悉的青石板路,熟悉的碾子与缸,熟悉的黄土古树,感觉鲜活。这回眼里擒泪,手心潮湿,在低沉、哀婉的音乐声中,心再次被触动而沉重。

 

有人认为《最爱》是公益片,是讲社会与人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有人认为《最爱》是爱情片,其主题是“到死也要爱”。这些说法在片中或多或少可以找到支点,但再看一遍之后,我却不敢苟同了。

 

《最爱》以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为背景,以一群患有“热病”的特殊群体的命运为基线,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演绎了众生像。看过之后,令人震撼,沉思,有所悟,这才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这回看《最爱》,不得不想:当下,人们在经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两极分化有加剧势头,在这种日子口儿,我们到底最爱什么?

 

《最爱》里,有最爱钱的,有最爱物的,有最爱情的,有最爱义的。最爱的选择不同,做人的形神自然不同。选择本身无所谓对错,但一旦过分,势必导致心理与生理的失衡,真理多走半步就是谬误,对错的分水岭也就在此产生。

 

影片刻画了很多个性十足,栩栩如生的人物。譬如活得最累却最讲义气的老柱柱;二胡技艺高超却死在冷漠人群中的二骚大爷;无利不往,爱钱爱到冷血的齐全;性子刻薄,带着秘密走向天国的四轮叔;精于算计,狡猾的黄鼠狼瘸斯俩人;以及小人物憨楞的大嘴和贪小便宜的粮房姐。

 

不能不说说粮房姐,为了一点大米,她偷盗,她和所有人过不去,她甚至和一头猪过不去,结果为此过早地失去了生命。蒋雯丽演绎的粮房姐,粗蛮而不失细腻,夸张且又显真实,让人随着莫名其妙式的搞笑风格,笑在心田,也绞在心底!

 

再来说说两个主角,得意和琴琴,两人因热病同被家人抛弃而同病相怜,因孤独绝望而碰撞出悲壮的爱情。“我们结婚吧,趁着还没死。”——琴琴说,这句话一点也不矫情,当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不再长久,当你知道立起的身体随时会倒塌,你还最爱什么?得意和琴琴爱的是两人彼此的感情。为维护这种感情的尊严,他们坚持着,努力着,为此可以不要房子,不惜一切!

 

到了电影的结尾处,导演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夜晚,赵得意发病,热的死去活来,商琴琴仅穿个透明白色的小内裤,把自己浸泡在冰冷的水缸里,然后用自己冻得瑟瑟发抖的冷身体,贴在赵得意身上,给他降温,反复如此。天亮了,赵得意发现商琴琴已倒地而死,赵得意疯狂地用一把柴刀,狠狠地朝自己大腿剁下去,一刀,两刀……

 

应该说编剧和导演很聪明,找到了一个特定的背景“热病”。有了这个特殊背景,电影所渲染的一切顺理成章,让人信服。就像《鲁滨孙漂流记》,作者借助孤岛,来突出鲁滨孙的“永不放弃”。与其说孤岛是背景,倒不如说是道具,少了这个道具,“人生要坚持”就会变成空头说教。同样,“热病”肆虐的小山村,在顾长卫那里也是一个道具,有了这个道具,人性变得赤裸裸,一切伪装都在“热病”面前卸下了,原貌一丝不挂,原来人是这样啊——人们由此而震惊而警醒。

 

就连“热病”,也是双关语。处在当今社会,我们一不小心也会患上“热病”——唯钱至上,物质第一,拜金如拜神⋯⋯至于亲情、爱情、友情,全都一钱不值,这不是当下的另一种“热病”又是什么呢?!

 

看《最爱》,看得很不轻松,唏嘘不已,泪流满面。但值得一看,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哪怕只看看那个凄美的小山村,那里少有污染,空气也还新鲜⋯⋯

 

以下图片摄于那个小山村——门头沟举人村: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
举家外出,留下冰冷的锅灶。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曾经的温暖,靠的只是一纸浆糊。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墙上残存着曾经的政治口号。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它在守护,也在期盼……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门楼荒草,人去院空好凄凉。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村里通了电,通了水,就是没通气,烧火做饭依旧靠木头做干柴。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背篓里,是老人们捡拾的引火柴。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透过破败的轮廓,依然能看到那些褪色的奢华,但无论多么精美的奢华,也逃不过岁月的侵蚀。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猜猜看,哪个水缸是章子怡浸泡过的?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举人远去,颓垣断壁在凄风苦雨中撑持。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逼窄的小巷,通向远方。

京郊:我们到底最爱什么?街上的青石板,刻画着光阴的印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