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八节随想

(2008-03-07 22:48:58)
标签:

三八节

随想

女性

弱者

自尊

自强

自信

自立

简木易

分类: 女性话题

三八节随想 “三八节” 到了。想起去年的“三八节”,真是热闹纷繁,甚至令人哭笑不得!先是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女士提案建议要把“妇女节”改为“女人节”或者“女性节”,引起极大反响;后是各大媒体和网络围绕要不要改名、有没有必要设立妇女节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争论。一个设立快100年的节日,面临着“更名”和“下岗”的境况,搞得我们这节过也不是,不过也不是。

 

认为不该再设“三八节”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乍一看来,似乎还真有点道理:

 

1、当今与当年的时代背景不同了,设立三八节的原有意义早已不复存在,时过境迁,还是取消了的好。我们知道,“三八节”全称叫“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了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的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于1911年3月8日正式被设立起来。如今,妇女们在经济上能与男士同工同酬,政治上能与男士平起平坐,确实与当年芝加哥女工不可同日而语。纪念的基础已经动摇,所以,“三八节”要取消。

 

2、让女人们过节,实质是出于将女性视作弱势群体而给予的一种同情和安慰。照此办理,那还要新设“民工节”,还要继续再过“教师节”。有这种必要吗?!事实是,如今的妇女已经不再是弱势群体了,就是有差距也没必要通过过节来引起社会重视……

 

呵呵,言之谆谆,真让众姐妹一时语塞,甚至尴尬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不想参与上述争辩,只是现在又到了节日过与不过的节骨眼了,我想,请那些“较真”的人们饶饶我们,别拿一个节日说事,来点宽厚与仁慈如何?

 

难道不是过于“较真”吗?!想想,哪一个节日的设立不都带有特定的历史事件的痕迹和背景?“五一节”是这样,“端午节”也是如此。可是我们从没听到有人在热议要不要取消“五一”?还要不要过“端午”?倒是见到“五一”长假取消了,可把一些人急死了;“端午”开始放假了,又把一些人乐坏了!

 

2007621894460998.jpg

 

过节,说白了,就是某一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通过节日,给人一种气氛,一种提醒,一种指向,甚至一种精神,仅此而已。不必看成是洪水猛兽般难以容忍。

 

不容讳言,今天的女人,还处在男人的世界里,别看各行各业都有一些女强人。其实,女人天生是“弱者”,柔和的心地,温柔的性格,柔弱的体魄,还有,弱不禁风的特殊期,这种特殊期变着花样几乎伴随女人一生,使我们女人有时也难免带有脆弱的心理……

 

女人作为弱者,并没有得到多少“弱者”的照顾,也不希求得到照顾,更不希冀能在三八节得到照顾。她们在主外的同时,依旧承担着家务琐事的繁重与劳累。而部分女性朋友还遭受上岗就业的歧视,遭到家庭暴力的摧残。就是那些所谓的女强人,虽然外表光鲜照人,但有几人不是在夜晚昏黄的孤灯下,抚摸着自己的累累伤痕?!她们在打拼出一片灿烂辉煌事业的同时,遭遇到了情感的痛失和家庭的残缺。以致今天的女孩子们不能不思考:是要干得好,还是要嫁得好……

 

没错,过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过节起码让人自得其乐,不是吗?!365天,就给姐妹们一天,让她们去尽情地欢乐愉悦,不好吗?!更何况,每当“三八节”之时,社会舆论强调性传播的总是——“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多好啊,这就是节日给人的精神礼物——从此,一代又一代女人中,有越来越多的女人是柔中有刚、柔韧有度,柔媚可人。

 

有些女性朋友担心“三八节”含有对女性的歧视。照此推理,那“母亲节”就是歧视了母亲?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硬要这么想,那就犯了弱者的过敏症,曲解了节日的善意文化!

 

女同胞们,甭管怎样,今天是咱们的节日,穿起你最漂亮的衣服,认真地梳洗打扮一番,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文章正在写,MSN上传来一段话,正好诠释了你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20岁的女人浪漫美丽如花,

30岁的女人妩媚成熟如玉,

40岁的女人风韵睿智如稀有金子,

50岁的女人贵气优雅如镇宅之宝,

……

 

木易衷心地祝大家快乐地过节!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姐妹们过得好了,家庭和谐了,社会进步了,中华民族之崛起就更有希望了!

  48fd841702000hhj.gif 

                       2008-3-7于北京简易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