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第七十一章)

(2012-11-20 08:50:59)
标签:

《道德经》原文

道德经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译文

老子

分类: 国学经典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第七十一章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注释] 

1、知不知:注解家们一般对此句有两种解释。一说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一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 

2、尚矣:“尚”通“上”。 

3、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4、病病:病,毛病、缺点。把病当作病。 

 

[引语] 

这一章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格言。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便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评析]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我们在阅读这一章的内容以后,深深地感到老子的《道德经》真是一部极富智慧的处世之作。

 

 

 

推荐阅读:

《道德经》原文译文及解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第三十章     三十一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七十一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