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第四十五章)

(2011-12-31 14:55:56)
标签:

《道德经》原文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译文

国学

老子

老子道德经

文化

分类: 国学经典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注释]

1、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

2、冲:虚,空虚。

3、屈:曲。

4、讷:拙嘴笨舌。

5、静胜躁,寒胜热: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

6、正:通“政”。

 

[引语]

这一章在内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说是四十一章的继续,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四十一章讲的是“道”,本章讲的是“人格”。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态;“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的外在表现,都是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

 

[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认识事物、认识人。尤其对于那些国富兵强,拓地千里,并国数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将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丰满充盈的如果能以细小视之,富裕却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当然会其用无穷。

 

 

推荐阅读:

《道德经》原文译文及解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第三十章     三十一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国学经系列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