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宁茶的故事之三十三:龙潭御茶的故事

(2022-12-11 16:53:39)
标签:

昌宁

茶的

故事

分类: 纪实文学

龙潭御茶的故事

原创 鲁明武 澜沧江文艺 2022-11-17 08:24 发表于云南
昌宁茶的故事之三十三:龙潭御茶的故事


+ + + + 

昌宁茶的故事之三十三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的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龙潭御茶的故事

 

鲁明武


昌宁茶的故事之三十三:龙潭御茶的故事






 云南省昌宁县漭水镇沿江村大香树,位于天堂山东麓,周围茫茫林海,绿树成荫,苍翠欲滴,是一个地广人稀、鲜为人知的小村落,这里日照充足,气候温润,水土丰肥,人居历史悠久,几十户人家世代主要以做古树茶、采种名贵药材、畜牧业为生。

据祖辈相传,这里曾经有一个龙潭,潭边有棵参天大香树(大叶清香木),树干已经空心,能同时容纳十几个人进入洞中避雨,可是这棵数千年古树依然枝叶茂盛,树幅遮地五亩,长年累月,方圆几里,香气弥漫。龙潭之水并从香树旁边岩洞喷出,犹如巨龙喷水,浪花四溅,通过和弦般的水流节奏,流入龙潭,又变得清澈荡漾。龙潭周边的山坡上,则是大片的古树茶群落。青山、古茶、香树,悬崖、圣水,彼此相得益彰,并生神灵之气。乡民们在此建庙筑塘,逢节祭奉,每年春天将特制的千年古树头茶作为祭品,侍奉神灵,祈佑家家户户能避灾免难,和顺安康。在那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时代,虔诚的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未来,并以此敬畏,以此抚慰心灵。年年祭拜,代代如此,相传甚为灵验,此乃神灵之地。村里世代以本地古茶为饮品,亦当保健品,若有哪家卧床不起的病人,就请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草医配制天堂山中草药来医治。据古辈子老人讲,这个寨子,自古以来男女老少皆少疾,古稀者甚多,今天细数一下寨子里的老人,依然是长寿者居多。

大香树至今还流传着“人间仙境在龙潭,御茶远呈紫金山”谚语。相传洪武14年,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木英与颍国公傅友德率兵30万平定云南,后傅友德率部班师回朝,木英奉命留滇驻守云南,并颁布政令,大兴屯田,普植桑茶,礼贤兴学,安定沃僵。黔宁王戍边数载,有驻守滇西顺宁部下携龙潭古茶品之,顿觉淳厚久甘,提神醒目,去瘀清肠,散寒驱疾,后嗜之成瘾。遂每年令顺宁知府派人至昌宁漭水沿江,取野生红茶数十担作为贡品,千里迢迢远赴京城上呈洪武皇帝品鉴,洪武帝大悦,“好个黔宁王,戍边大明安,回朝御茶香。”从此,皇帝早朝前,总要先喝几碗御茶。以提神醒脑睿智,此后香树古茶并称之为“龙潭御茶”。

朱棣永乐年间,云南茶已经久负盛名,与武当山太和茶、五指峰上洞茶被称为中国三大贡茶。“龙潭御茶”已经是宫廷里贡茶珍品,“龙潭御茶多奇味,早茶午后散余香”。

说起这“龙潭御茶”的背后,还有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听当地九十多岁老人讲述,正因为龙潭御茶被视为宫廷奢侈饮品,朱元璋驸马爷欧阳伦私底下便偷偷与木英手下将领做起了“龙潭御茶”生意,从中牟取暴利,且生意越做越大,真真假假的“龙潭御茶”便在南京紫禁城(后迁都北京)多了起来。朱元璋闻后,顿觉事出蹊跷,经查,是驸马欧阳伦倒买倒卖,以假乱真,扰乱了京城茶叶市场,并勃然大怒。说起欧阳伦,确实是个胡作非为的富家子弟,在黔宁王手下当将领的时候就曾多次违抗军令,碍于他是驸马爷,也只能大事化小,不了了之。他作为三姑爷,对岳父皇帝也不够尊重,平时惹祸很多,洪武帝几次都手下留情了。可这次洪武帝是铁了心要处死驸马爷,可伶一向谨遵妇道、一心为善的安庆公主,年仅21岁,执着替夫顶罪,以为父王还会再饶欧阳夫君一命,这一来更加惹怒了父皇,结果安庆公主被斩首,欧阳伦也被处死,酿成了又一个生在帝王世家虎毒食子的人间悲剧。

据说安庆公主生前常年独处深宫,禅茶相伴,这欧阳伦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对非常漂亮的红鹃,并告诉公主,是托人从遥远的云南顺宁天堂山大香树带回来的,要精心养护,只要红鹃唱歌了,夫君就马上会回来。至此,安庆公主与红鹃朝夕相伴,以此寄托相思,这对红鹃说起来竟很神奇,不但善解公主意,还很灵验,有好多次了,每当红鹃频繁唱歌,过一两天欧阳夫君真的就从外地回来了。安庆公主死后,一个曾跟公主情同手足的贴身丫鬟,知道了红鹃的来历,并将这对红鹃托付给了欧阳伦生前的茶商友人,好心的茶商知道了安庆公主因夫因茶殒命,甚是悲怜,并又托人几经周折终将这对红鹃放归大香树龙潭栖息,以此祭奠含冤死去的安庆公主。有一年春天,当地人们在龙潭岸边看到了一对很美丽的红鹃:白羽覆盖的头,金黄的脖子,火红的身体,长长的尾巴,那色彩的搭配,简直完美到极致。这对红鹃天天停留在大香树上昼夜哀鸣,不久便看见这对红鹃双双死在龙潭岸边。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恰是第二年,时逢大旱,龙潭之水尽干,乡民普闹饥荒,很多携家口进山寻野果充饥,有好多的人只有进山就没有了出山,而是永远消失在茫茫的林海里。又过了些年,曾经碧波荡漾的大龙潭变成了宽阔的牧场,大香树也枯干而死亡。而大香树地名则一直称谓至今。大香树古茶一直久负盛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堂山植曾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家家户户分到的古茶树大多被砍柴烧了,但是今天这里野生古茶依然成片成林,树龄上千年的就有数千株。茶山河就有一棵树龄达1300多年古茶王,树高达17米,虽然树龄老化,产量逐年下滑,但近几年春茶年产量仍然不低于150千克,实属当之无愧的昌宁千年古茶树王。

时光荏苒,回眸历史的天空,我们试图通过历代老人的口授传承和发掘历史的剩余碎片,去找寻那段历史画面,然而所有的真实已无法重现。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听到大香树世纪老人讲述的这个精彩的故事,能够喝到大香树馨香四溢的千年古树茶,能够看到大香树村民的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昌宁茶的故事之三十三:龙潭御茶的故事


                    

作者系勐统镇中心完小教师



+ + + 

昌宁茶的故事之三十三:龙潭御茶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