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茶的故事之十七:一盏红茶里的团结情

分类: 纪实文学 |
走进茶园
+
昌宁茶的故事之十七
【编者按】云南昌宁,茶的土地,茶的故乡,她在澜沧江边长大,她在天堂山上成熟,千年不变的爱情在这里长成故事。她美了这片土地,富了这方的人民。远方的游子一看见茶叶,就会想起昌宁的爸爸和妈妈,心中就会升腾起无比的力量。今天,云南省纪实文学学会与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携手名人大家、草根作者共同讲述昌宁一片叶子的故事。以此,献给伟大的祖国、献给伟大的人民,献给党的二十大!
走进茶园
在昌宁,随意在哪一座山冈,哪一片山坡,哪一个箐洼,都能见到那漫山遍野的茶园。茶树一年年青青绿绿,叶荣叶枯,默默演绎着生命的轮回。
在春天,当你走进茶园,便走进了春光浩荡的海洋,迎面扑来的深深浅浅的绿,挤得你的眼睛都忙不过来。墨绿的是去年留下的老茶叶,翠绿的是春天才长出的嫩芽。一行行茶树顺着山势绵延,如一条条绿绸带平行地绕在山坡上。望着这吐翠流绿的茶园,让人顿觉心旷神怡,陶醉其间而心底宁静澄明。
昌宁出产的各类绿茶、红茶,因其品质卓越,在国内外市场上早已声名远扬。曾多次获得名优品牌称号的尼诺绿茶,虽然名气不如铁观音,也不如碧螺春,但因品质卓越,个性鲜明,色香味俱佳,而由衷让每个品尝过它的人喜爱。每次喝尼诺茶,都给人神清气爽,心宁神静的感受。在白瓷杯里冲上一杯尼诺绿茶,沸水注入杯中,芽尖冲向水面,然后又徐徐下沉,然后再升再沉,三起三落,叶片根根直立,缓缓旋转,茶叶化身为青春少女,犹如表演一场水上芭蕾。而徐徐展开的嫩芽,宛如婴儿张开的嘴唇,柔软得动人心弦,又好比花瓣缓缓舒放。莹绿而明亮的汤色,碧玉般温润剔透,叫人赏心又悦目;那腾起的雾气,清香袅袅,沁人心脾,更不用说喝上一口满齿留香,回味无穷,令人通体舒泰而沉醉其中。都说“茶到三遍淡如水”,可昌宁尼绿诺茶有劲道,它绵厚,醇实,滋味鲜醇爽口,浓而不苦,醇而不淡,冲上五次六次还是那么清香绵绵,滋味回甜,满口生津,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品尝昌宁红茶又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昌宁大叶种茶所制出的红茶,滋味浓烈,香甜醇厚。一旦泡进茶壶中,便是生命的再一次绽放,紧密的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嫩红的芽叶变得鲜艳如生,一点也不逊色于在枝头,在茶园中摇曳生姿。茶在壶中漂浮,优雅而沉静。芽叶成朵,在茶汤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更有甚者,因其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几沉几浮,犹如刀枪林立。茶汤的色泽就在芽叶运动中徐徐展色,由浅入深,由淡变浓。昌宁红茶滋味甘甜爽口,回味醇厚。望着杯中红润的汤色,闻着空气中的幽香;轻品一口,味道浓厚回味无穷,一杯过后,谁不留恋第二杯?难怪古人对茶有“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这样的感悟。不是说“一花一世界”吗?那么,身边的一杯茶,也是一个世界。
其实,品尝一道茶,重要的不仅是它给予人的味道,更在于它的冲泡过程。泡茶人得到的那一份惬意,那一份放松,那一份宁静。这些恰恰就是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品味,对自然的解读,即便是泡制一杯粗茶,也是一道优美的风景,一次美妙的心灵旅行。
作者简介:赵汝忠,男,彝族,1966年生于云南昌宁,大学本科学历,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舞台文艺创作与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为保山市文化系统舞台艺术创作特聘专家。至今已在国家、省、市县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获各级文学艺术奖30多次。已出版诗集《飞翔的高原》,傣族长篇神话传说《尚沙拉满剑》,傣族民间叙事长诗《金孔雀》,彝族民歌《珠街腊罗巴山歌情歌打歌调》等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