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标签:
苏格兰威士忌麦芽新酒卡杜旅游 |
分类: Denis品酒專欄 |
http://www.deniswinetalk.com/attachments/month_1003/20100317_0539ff14dce85fa4b363Gk62Vco4As1o.jpg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原载于“私家地理”
图、文/林殿理
追寻威士忌的旅程,早在我造访苏格兰的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在台湾,早先常见的是大品牌的调和式威士忌,只觉喜欢那麦香与强劲的口感。然而当市场上流行起单一麦芽威士忌(Single Malt),品尝到那些来自不同产区、带着强烈当地特色的单一酒厂威士忌,才真正开启了我的热情。
在苏格兰的第一站是高地北端的亚伯丁(Aberdine),午后时分从飞机上俯瞰绵延的翠绿青草坡地,脑海中浮现的是村上春树“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书中诗歌般的游记,以及如幻似梦的美丽图片。车行在郊区路上,斜阳映着草坡上的牛羊和红红黄黄的树丛,空气干净而透明,譬如想象,却又更美。忽地雷声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原本暖烘烘地晒着太阳在缓坡上漫步吃草的绵羊们,瞬间被淋个湿透。还在为老天翻脸速度之快而惊讶着,没多久雨却又渐渐变小,再度放晴。原来,苏格兰酿酒师们所说的“极端气候”,便是这么回事。
一路上,路旁的指示牌标着Balvenie、Glenfiddich、Macallan等往常在酒瓶标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不时还看到一些酒厂专属的拖板车忙碌穿梭。一部印着格兰利威(Glelivet)商标的大货车从旁经过,它曾在1823年获得英国第一张合法制造威士忌的执照,并获得英皇青睐,但树大招风,酒厂老板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也就此招致当地私酿业者的骚扰恐吓,只好雇保镖捍卫家人财产,自己也终日枪不离身。至今这把防身的手枪依然陈列在酒厂里展示。
原载于“私家地理”
图、文/林殿理
追寻威士忌的旅程,早在我造访苏格兰的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在台湾,早先常见的是大品牌的调和式威士忌,只觉喜欢那麦香与强劲的口感。然而当市场上流行起单一麦芽威士忌(Single Malt),品尝到那些来自不同产区、带着强烈当地特色的单一酒厂威士忌,才真正开启了我的热情。
在苏格兰的第一站是高地北端的亚伯丁(Aberdine),午后时分从飞机上俯瞰绵延的翠绿青草坡地,脑海中浮现的是村上春树“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书中诗歌般的游记,以及如幻似梦的美丽图片。车行在郊区路上,斜阳映着草坡上的牛羊和红红黄黄的树丛,空气干净而透明,譬如想象,却又更美。忽地雷声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原本暖烘烘地晒着太阳在缓坡上漫步吃草的绵羊们,瞬间被淋个湿透。还在为老天翻脸速度之快而惊讶着,没多久雨却又渐渐变小,再度放晴。原来,苏格兰酿酒师们所说的“极端气候”,便是这么回事。
一路上,路旁的指示牌标着Balvenie、Glenfiddich、Macallan等往常在酒瓶标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不时还看到一些酒厂专属的拖板车忙碌穿梭。一部印着格兰利威(Glelivet)商标的大货车从旁经过,它曾在1823年获得英国第一张合法制造威士忌的执照,并获得英皇青睐,但树大招风,酒厂老板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也就此招致当地私酿业者的骚扰恐吓,只好雇保镖捍卫家人财产,自己也终日枪不离身。至今这把防身的手枪依然陈列在酒厂里展示。
车行过大名鼎鼎的Spey河之后,不久便来到Johnnie Walker最重要的基地—卡杜酒厂(Cardhu)。Cardhu也就是黑石头的意思,是此处常使用的建材。它名义上创建于1824年,但其实早在1813年苏格兰尚未开放合法制造威士忌时就已偷偷营运。当年,为了躲避查缉,创厂老板约翰坎明(John Cumming)还让老婆在外开设面包店,以烤面包的香气来掩护。
http://www.deniswinetalk.com/attachments/month_1003/20100317_84aaa480a540decefbden6r4znyKJPKz.jpg威士忌大师金•穆瑞(Jim Murray)在著作《威士忌圣经》(Whisky Bible)中这么写着:“有人曾经在品酒会上要我为麦芽威士忌下个定义,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字—Cardhu。” 这家酒庄蒸馏出的威士忌或许没有很高的复杂度,但其纯粹的麦子味却具有相当迷人的美感,而且近两百年来质量始终如一,Johnnie Walker会选择此处作为生产基地,并不令人意外。而卡杜酒厂所蒸馏的威士忌,基于保障Johnnie Walker未来勾兑的需要,将来也不再以单一麦芽的形式来装瓶了,这对特别钟爱这家蒸馏厂的酒迷来说是有点惋惜。
离开卡杜酒厂,我遇见了北方美人。
这列造型古朴,内装却典雅华丽的火车(Northen Belle Oriental Express正等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火车站上,准备着南下开往苏格兰低地。
古色古香的车厢里,昏黄的水晶灯和木质装潢、华丽的沙发,我彷佛化身为1930年代的英国大亨。车速虽不快,几个小时的车程却不嫌长,有精心烹调的法式大餐和香槟美酒作伴,加上餐后奉上的古巴雪茄,不如时光就停留在此刻吧。
不过目的地也没有什么可让人抱怨,当晚下榻的是离爱丁堡不远的格兰伊格休闲度假酒店(Gleneagles Hotel Resort)。2005年八大工业国领袖峰会(G8)便是在此举行。占地广大的酒店里,高尔夫球场、骑马场、SPA、驯鹰场地一应俱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英国贵族休闲氛围。http://www.deniswinetalk.com/attachments/month_1003/20100317_5afd276eaff056d6d54dtFPc9yPvvyg5.jpg距离格兰伊格不远的史特灵城堡(Stirling Castle),在苏格兰人心目中有着很重份量,可说是苏格兰精神的象征。它从罗马时代起就显现出战略上的重要性,在爱丁堡之前一度是苏格兰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中心。1297年,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勒斯便在此堡率领两千反抗军大败二十万装备精良的英军。
不知是不是依然为了纪念历史,我们参加的新酒发表仪式便在史特灵城堡举行。夜晚,又是阴雨绵绵。一整列年纪至少都在半个世纪以上的的古董车,缓缓驶到面前,穿着制服、戴着帽子的司机体贴地捧出传统格子纹的毛毯为乘客保暖。于是一切变得气定神闲。
接近城堡时,远远就看到熊熊的篝火在雨中摇曳,古装扮相的骑士与传统军乐队已在城门前迎接。在夜里悠扬风笛声的陪衬下,这样的阵仗彷佛穿越时空而来,带着些许鬼魅的气息。城堡幽暗的地窖里,或许曾经关过犯人,或许曾存放过炮弹火药,但在这个晚上举行的却是充满喜气的新酒开桶仪式。每个人用刻着自己名字的双耳传统银杯斟上酒,与调酒大师用苏格兰语互道干杯之后然后豪气地一口全喝下肚。
爱丁堡市区的石造老建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常下雨,呈现着斑驳暗黑的色泽。走在市中心最有名的路Royal Mile上,一家家很有苏格兰特色的小店铺赏心悦目。必须逛的当然就是威士忌店铺了,朴实的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只有在苏格兰才买得到的稀有酒厂、年份、版本的威士忌,令我如入宝山。有的威士忌甚至还是装在橡木桶子里的,自备容器,还可依照自己的口味勾兑,过过调酒大师的瘾。
大街上有不少酒吧,让人想起英国电影里常见的苏格兰或爱尔兰酒鬼老爹,赚的钱不拿回去养家却都拿来买醉。来到酒吧里,点了最有苏格兰风味的黑啤酒和金黄色大麦小麦啤酒各一品脱(Pint),配上最庶民口味的英式炸鱼排土豆条(Fish & Chips),虽非威士忌,一样苏格兰。
苏格兰威士忌指南
苏格兰分做高地区(Highland)、低地区(Lowland)、斯佩赛区(Speyside)、艾雷岛区(Islay)与坎培城(Campbeltown)等五大产区,斯佩赛区以花果类的香气和细致宜人的口感著称,而艾雷岛着名的海水味、泥煤味,老饕多半独钟此味,初入门者却往往把它当作消毒药水般敬谢不敏
苏格兰威士忌传承中心The Scotch Whisky Heritage Centre
可以感受威士忌发展的历史情境,了解原料和酿造过程,并有多达两百种的威士忌供品尝
354 Castlehill, The Royal Mile, Edinburgh
http://www.whisky-heritage.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