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生命的重建》
王自强/ 泰山医学院(2009级)
以前,别人常说生活充满阳光,但我却感觉不到温暖,眼前总是一片阴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生活就像一堵心墙,压在胸口,我的心都快要爆炸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自生自灭”就成了我的非主流人生观。有人笑我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唯唯诺诺,胆战心惊的生活。我又何尝想这样?谁不想在阳光中放声歌唱?谁不想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可是幼年在家庭的不幸遭遇,如一粒埋在我心灵的种子,它缺少爱,缺少阳光,缺少幸福的滋养,只能长成“之”字形,心灵也慢慢的畸形发展。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愤怒、咆哮、怨恨,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难道我来到世界就注定要受苦吗?这一切的埋怨都如阴云般笼罩着我的生活,一年,两年,…十年,一直活在阴霾中。
考上大学,来到了泰山医学院,我以为改变了环境,生活就会好起来。但是,由于被调剂的专业自己不喜欢,加上卑微的家庭无法与同学相比,我变得更加自卑,更加沉默,更加顾影自怜。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敢做,怕做错,怕出丑,更别提交朋友了。很快我发现自己被同学隔离了,甚至舍友都视我为空气,这让我感到自己特多余,特伤心,学习的苦闷,交际的一团糟,让我感到自己就是寄生虫,不思进取的小丑。也许死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解脱。于是我开始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自我了断的方法,以此制定自己的“末日计划”。就在这时,一个机缘给了我,我通过阅读疗法协会认识了宫老师。宫老师的和蔼慈祥,使我产生了倾诉心声的欲望。也许我压抑的太久了,我把自己的苦恼一股脑的倒了出来,宫老师没有一丝的反感,也没有粗鲁地打断我,而是耐心的倾听,加上不时的安慰,鼓励,劝导。说真的,这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活得像个人。那一霎那间,我的感觉就像婴儿投入母亲怀抱一样的温暖。
临走时,老师给我推荐了《生命的重建》这本书,当时我只是想试试看去读,没想到很快被它吸引了。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书的世界,跟随着露易丝海的脚步,去整理自己人生的札记,慢慢的重拾自信。露易丝海是一个被称为“最接近上帝的人”,可她在5岁时被邻居一个醉汉强暴,又在粗暴的继父的凌辱中惨淡的生活,最后她被逼踏上离乡之路,可是命运之手还是不肯放过她,接着又被花花公子玩弄抛弃,16怀孕生下孩子,不得已送人。当生活稍微好转时,又发现患上子宫癌晚期。即使如此,她还是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她开始整理自己“人生的图书馆”,去掉不好的,保留“绿色的”,实行头脑减肥。神奇的是,6个月后癌症消失了,身体康复了。后来又经过自己的奋斗,她成为了美国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
与露易丝海相比,虽然我家庭拮据,但父母现在还是很疼爱自己,即使再累,他们也不让我下地干活,而我却只会抱怨,从没体会他们的心。虽然我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但毕竟也是自己努力奋斗才取得的,我至少还有大学读。所以我的境遇比露易丝海不知要好多少倍,与她相比,我简直是上帝的宠儿。
《生命的重建》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口,让阳光照进我的心田,蓝天白云,清新氧气,使我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开始放下自己对人对己的偏见。
如果人生似海,而我则是拾贝的孩子,拾到它这片晶莹的贝壳,把它放在耳边,听到波涛的声音和生命的呼唤,眼前呈现出一片海阔天蓝!
如果夏天走了,我会在雪地里欣赏,如果世界走了,我会在天堂里品味,如果我走了,我会在把它留给你,因为它值得用一生去体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