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地震,波及到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多个省市,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几千万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也给震区的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孩子的家和学校转眼变成了废墟,顷刻间失去了朝夕相伴的老师、同学和最好的朋友,有的还失去了亲人和家庭,甚至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灾难渐渐远去,生活还要继续,孩子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然而,这场灾难对他们的幼小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乃至创伤,会伴随他们半年以至数年,很多人一直到成年后依然受到影响——1976年唐山大地震导致的几千名孤儿不同程度地经受着精神上的痛苦,一些孩子甚至一度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很少思考或计划未来的学习、工作或婚姻。“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让前面的路洒满阳光!”这是孩子们的渴望,是全国关爱他们的人共同的心愿,也是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然而,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灾难的反应方式不同于中学生和成人,他们的个人经验、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比较有限,对他们进行的心理援助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采取更为适当的方式。地震中的很多经历和感受是儿童所回避的、不愿以第一人称来讲述的,听故事、说故事的方式提供了以第三人称来进行表述的机会,可以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有助于表达和宣泄;还有很多经历、感受是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而角色扮演、借助道具进行讲述、画画、创作图书等方式则提供了表达、宣泄的途径,有助于纾缓情绪、促进心理的复原。这些做法更为适合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而能够整合这些方式、使其更为有效的,就是以图画书为载体的阅读治疗。
“图画书”(英文picture
books,日本称“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图画书是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读物,也是他们学习阅读、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理想媒介;而与此同时,图画书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生活和情绪问题。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儿童会将自己融入故事的情境,和主角一样感受情绪的起伏、苦恼、挫折和困境,一直到拨云见日、问题获得解决,儿童彷佛经历了一场难得的生活经验,这可以帮助儿童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为他们今后处理生活中的类似情况提供参考;通过图画书的阅读和分享讨论,儿童还会了解到自己原来不是唯一孤独的、不是唯一有情绪的,故事中的主人公、身边的其他小朋友也有同样的情绪,各种各样的情绪都可能存在,从而达到情绪的认同、纾缓。
阅读书籍(特别是文学作品)能够开阔视野、陶冶精神、塑造性情、调节身心,这是久为人知的;不过直到1848年,人们才真正将阅读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身心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阅读疗法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传播,目前在美国、英国、俄国、德国、荷兰、芬兰、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得到广泛承认、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研究和应用。
阅读治疗 (reading therapy)
以图书等材料为媒介,在他人指导下(或自己独立地)对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和领悟,从而辅助治疗疾病、解决个人问题、养护和恢复身心健康。“阅读治疗”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有心理和身体疾病的患者。事实上,国外的阅读疗法应用最成功、社会效益最好的,就是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性阅读疗法,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成长当中遇到的危机,包括情绪暴躁、恐惧、畏缩、丧失亲人、身体残障、低自尊、人际关系不良、习惯不良、学业成绩不良、生活的重大变化、贫困等——这些问题当中,很多都是这次特大地震后孩子们可能需要面对的。对于大多数孩子,阅读治疗提供的是一种与日常学习相伴的、容易接受的心理援助方式;对于那些受到严重创伤、出现心理障碍的孩子,阅读疗法对临床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
年幼儿童的词汇量小、个人经验有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更倾向于用口语进行表达,因此不能照搬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做法,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治疗步骤等方面都必须与儿童的特点相适应。选书是阅读治疗的关键环节,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都表明,图画书的效果要优于只有文字的书。由于幼儿的阅读能力有限(甚至不具备阅读能力),因此在整个阅读治疗的过程中,成人(老师、家长)的指导非常重要。
在选好图书以后,成人通常需要自己预习一遍,了解作者的风格、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熟悉图画的内容、比较生僻的词和短语,然后用适宜的声调、语气和速度读给孩子听。
成功的朗读,会使孩子尽情地沉浸到故事当中。听完故事,他们会批评或称赞故事中的人物,甚至对其做出价值判断,他们还会通过表情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快乐、嫉妒、安慰等情绪。成人应该注意观察、对儿童的这些反应给予鼓励,并尽量将其记录下来。
阅读活动之后,成人要鼓励孩子们运用自己的动作、认知和语言技能,进行一系列的后续活动,从而加强阅读治疗的效果。较小的孩子,可以根据故事中描述关键事件和活动的图片(或照片)创作拼贴画,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想法和感情;还可以说说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和场景的感受(简单谈一下就可以了,时间也要短一些)。4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把书中提到的房子、人物、动物和其它东西画出来,制作故事人物的木偶,进行角色扮演,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为故事创作一个不同的结局。更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写读后感,或者给故事中的人物写信。——包括艺术创作、角色扮演、写个人感想在内的后续活动,都是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境表达认同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当中,对于阅读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在古埃及底比斯城一个图书馆的正门上方,镌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说,“书是用来治疗心灵的。”书,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也是祛除困惑、抚慰创伤、振奋精神、完善人格的利器。培养儿童对于书和阅读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们一直所致力的;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借助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图书,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下,这次地震中受到心灵和身体创伤的孩子能尽快摆脱阴影、走入阳光!
来源:http://www.chinacra.net/space/list.asp?ID=500&UserName=xiaoxiaoyux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