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忽悠”到有效的课堂语言

(2007-12-28 12:01:08)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忽悠

有效

课堂语言

杂谈

分类: 教育心理
从“忽悠”到有效的课堂语言
 
小品《卖拐》中的经典语言“忽悠”让很多人记住小品内容,记住了东北铁三角大腕明星。在简单质朴的语言中,在诙谐有趣的对话中,观众领略到了小品折射出的社会问题。观众在小品的忽忽悠悠中,饱含激情地观赏剧情发展,全身心投入到剧情的发展中,仿佛与剧中人一起乐一起悲。难怪每年春晚大家都在等待本山的小品。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联想到教师每天的课堂语言,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内容如何重要,但对于好奇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难耐的文化“折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很多老师一节课语言平平,使前一节课还生龙活虎的学生一下像被打了霜的茄子,更有甚者在下面大呼“催眠曲”。课堂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课堂语言,说的通俗些,也就是怎么“忽悠”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讲话,喜欢与你互动,喜欢你发问。教师形象、生动、饶有情趣的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建立一个“信息资料书馆”,那些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课堂语言幽默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语言的“忽悠”,还要注意一个“度”。无论是课堂语言所具备的知识性、趣味性还是激励性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都必然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的结果,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凝炼性,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精练的课堂语言中很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

 

本山的小品语言对话不多,但是其“忽悠”的技巧却是高人一等,每说一句话,就令观众笑一次。他的话,只要说出来,我们都觉得好笑,我们喜欢而且愿意继续听。那么,教师应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并不是说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经过大家生活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课堂教学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