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尚生活 |
http://q.blog.sina.com.cn/xljs
美国波斯顿有一家颇有特色的饭店,凡来饭店就餐的顾客,都开具发票并记下顾客的地址、姓名。到了年底,老板再从顾客消费带来的纯利润中抽出10%%作为回报,返汇给顾客,并附简单说明。已经到手的利润“不要白不要”地再拱手送还他人似是蠢举,但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高明;收到返汇回来的钱后,顾客们先是大出意外,继而又大受感动,便免不了把它当作新闻向亲戚朋友传播,无形中充当了这家饭店的义务宣传员。这样,这家饭店又增加了新顾客,从而财源滚滚,这比花大价钱去登广告强多了。
还有一个经营石头的商人,靠炸石山卖石头赚钱,每年的利润高达几百万美元。他把这些利润变成投资,逐年把石场周围的土地买下一大片,并一直让它闲置。而他买下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斩断房地产开发商在石场周围建房盖楼的念头。一旦石场周围建房盖楼后,就会住进许多住户,住户们就会联合起来投诉石场的爆破声扰民,石场便很可能被禁止开采,断了老板的财路,故石场主才不惜投入重金以绝后患。傻到极处是精明,事实上,人们都习惯于某种思维定势,若能跳出这种思维习惯,变换一下观察事物的眼光来纵观事物的全貌,事情往往就会是另外一种模样,另外一种结果了。
人们的思维方式是经过长久的潜移默化熏陶逐渐建立的。那么一个新的思维方式的建立与旧思维方式的废弃都需要一个过程。在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实践就是要寻找出办事效率高思维定势,一旦建立了这种思维定势,就按照这种定势思考和实践了。
社会进步,需要创新,而创新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模式,打破旧思维定势。但是这似乎有些难度,因为人要突破自己是比较难。自己曾经建立的模式和定势,需要自己去改变,却因为自己曾经处在这个固定的圈子里,而无法走出来。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有的时候在为了一项新设计修改数遍,但是还只是在原地徘徊和打转。总也跳不出自己原来的旧框架的束缚。
换一种思维去思考,跳出过去思维习惯,变换一下观察事物的眼光,重新审视事物,是需要生活的积淀,需要我们对生活执着的追求和探索。积累生活经验,收集生活智慧,对我们跳出原有的定势,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就总是跳不出来呢?是什么原因?有一个故事这样说的: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什么意思呢?原来沉重的包袱、束缚的外壳都不是别人强加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的固执和成见所致。只要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固执,善于听取别人建议,抛弃个人成见,是很容易改变思维定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