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犯错误效应”

(2007-03-12 11:07:54)
分类: 教育心理
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犯错误效应”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演讲会上,有四位选手,两位才能出众,而且几乎不相上下;另两位才能平庸。才能出众的选手中有一位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咖啡,而才能平庸的选手中也有一位打翻了咖啡。实验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犯了小错误的人被视为最有吸引力;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吸引力居第二位;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这一实验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有力的命题:白璧微瑕比洁白无瑕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在教育中也经常发生着作用。对于那些非常权威、从不犯错的教师,学生也许非常尊敬并且崇拜他,但不见得就会欢迎他。所谓“敬而远之”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一个教师的能力越强,学生越会喜欢他。这是因为,学生有一种要使自己正确认知的需要。如果充斥他们周围的都是非常有能力、有才华的教师,则他们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小。尽管是这样,但决定人际吸引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
 
一个能力非凡的教师,则会使学生感到不安,他们像远离凡人的超人一样不可接近。而对于那些难免犯小错误的教师,学生会认为他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闪耀着人格魅力之光的人。而且唯有错误,才显真实,从而也使这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和丰满。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犯些小错,常能让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彰显。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其核心是师道尊严,惟师是道,惟师是尊。
 
当教师犯了一些错误,暂时处在了被动的地位的时候,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缩小,把学生放大”,蹲下身子征求学生的意见,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而然就放下了情感包袱,不必担心自己说错或不知道而被他人耻笑。这样就会给他们的创造心理带来安全感,可以消除怕受批评的紧张情绪,从而使他们能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和发挥。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那些常犯小错的教师,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