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心理 |
似乎是个陈旧的话题,不过他的生命力可是很强的。用心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心理学上有个观点,人们都喜欢喜欢自己的人,那么你老师用心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感觉你是喜欢他(她)的,那么你肯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的。
聊,更让学生接受,聊,没有指责、埋怨。你可以跟一起分析他的问题,语言要温和,不含任何指责批评的意思,完全是平等的朋友的聊天。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尊重自己,爱护自己。感觉到老师将自己当作了朋友,感觉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平等。
二、
对那些容易冲动、屡教不改的学生,适宜使用上面八字方针。因为学生的习惯一旦形成很难立刻就改,他越是难改,你越是强化它,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加重习惯的程度。不如不强化弱点,转移焦点,强化他的优势。让其心中愉悦,而后你在跟进引导。
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都很头痛,有的时候还很害怕这样的学生搅乱了自己课堂。
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有以下特点:义气、通理、单纯、顾面子的特点,我们不满意的是他们的“久经考验”的自己想改却又难以一下子该掉的习惯,跟品德没有太大的关联。只要我们方式多头,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听你的指挥的,而且还处处维护你,换句话说很给你面子。
我教了一个学生,我已经教他们两周了,发现他平时在课上表现还算好,就是老睡觉。这可怎么办?我一上课就叫他,叫起了,他很不开心。“我睡一会,然后听课”“我睡一节课,另一节课给你答题”我作为老师肯定是不允许上课睡觉了,但是他这么说了,我要是硬着来,他绝对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继续睡觉,而且睡你的天翻地覆的。这个时候,我们跟他正面交锋,显然是两败俱伤的。不如,换吸一口气,说些其他的话,用幽默的语言,说挺好个学生,若是在注意一下就更好了,或者说其实你挺靓的哪,你的眼睛很漂亮,多睡的话会影响眼睛的。(一般来讲,这个时候学生都会笑的,他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三、
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不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有的学生因为一件事没有做好,教师就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用!”,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不佳,教师就说“你真是笨!”,学生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教师就指责“你怎么这么不争气”。这样,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学生,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父母一样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不热爱教育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简单粗暴,不讲方式方法,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合格的教师应该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坚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成才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自身缺点,逐渐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