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颜
红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93
  • 关注人气:14,0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善于倾听吗

(2007-01-27 08:09:46)
分类: 时尚生活

你善于倾听吗http://q.blog.sina.com.cn/xljs

学会倾听,意味着学会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这是因为“倾听”虽然只是一种谈话的方式,但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蕴含着巨大的信任。

   美国一位资深外交官曾对周恩来总理在外交活动中,注意“倾听”的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凡是亲切会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会忘记他。他身上焕发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获得第一个印象的是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你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见的天赋。”

   闻名世界的教育家卡耐基先生曾在纽约出版商主办的一次晚宴上,见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倾听着植物学家谈论大麻、室内花园,以及关于马铃薯的惊人事实。直至午夜告别时,卡耐基先生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那位植物学家却高兴地对主人说:卡耐基先生是最有意思的人,是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这是因为卡耐基先生深深地知道,很少有人能禁得起别人专心致志的听讲所给予的暗示性赞美。

   政治家有这样的风范,教育家有这样的素养,搏击商海的经营者们又会有怎样的成功经验呢?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总结自己的经营诀窍时认为:首先就是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由此可见,在与人共处中,注意保持“倾听”的姿态正是那些杰出人物之所以受到欢迎,得到拥戴的重要原因。

   对青少年来说,学会倾听,顾名思义,就是要学会在与人交谈的场合,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倾诉(或发言)。这时,神情应该专注,眼光应该集中在对方的面部,尽量有些点头之类的回应,包括上身略微前倾等形体动作的配合,以示非常重视对方的谈话。其实,这样的姿态不仅会给人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还因为提高了他人的自尊心,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的情景:A需要向B倾吐,B 却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甚至连手中的活儿(或做作业、或打牌、或玩电脑游戏)也不停止;C找D谈一些情况,D 没听几句就推诿太忙而显得不耐烦了,或者中断别人的陈述,草草地敷衍了事。还有在一些公开的场合,上面发言,下面交头接耳等等。尽管当事人可以为这样的表现寻找托词,但它给人的感觉是极坏的,因为它在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势利和狭窄。

   学会倾听,还意味着学会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沟通。这是因为“倾听”虽然只是一种谈话的方式,但它却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蕴含着巨大的信任。试想,有人找你,或者向你诉说怨尤,或者向你袒露心曲,即便是向你介绍情况,表达见解,也是把你当作可信赖的对象,也是敞开心扉让你阅读。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你的倾听就不仅是信息上的接受,行为上的端正,更需要有一种情感的投入,有一种心灵的应答。若是表现得心不在焉,或者无动于衷,只能磨损他人的感情,毋谈心灵间的沟通了。

   学会倾听还是扩大人际交往的好办法。因为只有倾听,才能在同伴中建立信任;只有倾听,才能了解他人的思想、个性、爱好和期盼;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利于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思考。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对于别人的话要善于接纳,你这样做要聪明五倍。”

   古人说:“口者,心之门户也。”说话的技巧不正是通向心灵的境界吗?与人共处的智慧在日常的生活中处处闪现,能否发现,能否把握,不正是取决于精神素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