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否常常陷入“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

(2007-04-26 09:15:30)
标签:

心理

思维

模式

分类: 生活哲理

你是否常常陷入“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 

欢迎加入http://q.blog.sina.com.cn/xljs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炸了!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的在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是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你快点借给我千斤顶。”

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神经病人,“砰”的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

 在这么一段路上,年轻人一直在一种常见的“思维怪圈”内徘徊,他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去。他主观想象事实,这家主人肯定不借给他千斤顶。不管自己怎样说,他就是不肯借。经过不停地自我否定,他实际上已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情绪糟糕之极。及至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大骂了。由于恼怒,态度不好,敲门时就比较用力,与其说敲门不如说成是砸门更准确了。主人听见急促的砸门声,慌张出来,门一打开,接着又听见蛮横的口气,自然莫名其妙,将年轻人当成不正常的人。年轻人,遇到这样的情景,马上归因分析,“我想的没有错吧,果然他不肯借给我千斤顶。”实际上,年轻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设想的情景当成真实的场面,反复强化,最后事情真的朝着他设想的境况发展。

在做一件事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结果可能还没去做,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提前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心理暗示,十有八九是失败的结局。

实际上,生活里,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而已。如一些人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不适合做这个工作”等等,这好比自己给自己下了定论,我就是这样的料,这就等于先告诉自己一个“未来”的答案。自己把自己当作什么料,你就会朝那个方向努力发展。你就会常常象温习功课那样,隔上一段时间就复习强化这个自己认为的事实:我确实不是读书的料;我确实不胜任这项工作。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就好似每个人心灵深出都藏着一个“自我画像”。这个画像就如同一个神秘的支配者,决定着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上例子中的年轻人就是在自己的心里无意识地建立起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心像”。在这种消极的“自我心像”作用下,他看问题总是站在失败的立场上,以悲观、失望的情绪处理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在做事之前就已经提前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了,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自我肯定,看到自己的价值,把自己当回事,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在自己的心目中为自己建立一个“成功者”的自画像。把更多的眼光和注意力放在学业或工作成功之处。那么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你是多么有价值。

 

欢迎阅读红颜的生活哲理类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