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嘴八舌

(2006-11-19 00:46:24)
分类: 教育心理
七嘴八舌      预热效应是指由预先交流想法而引起的效应。

    大家交流想法的气氛与互相启发,会使个人对本来不大关注的问题或工作发生兴趣,并把群体的创造行为当作社会规范迫使自己去思考,从而起到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准备作用。

    这种预热效应常常行政管理在“头脑风暴法”(即BS法)之中。头脑风暴法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总经理欧斯波恩博士在1941年倡导的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专门会议上首先使用的。他只允许与会者提出各种创意、思路、设想、假说以至幻想、臆测,等等,总之,与会者可以充分自由地、不受指责、不受批评地发表意见,可以在他人的想法的基础上产生灵感,发展联想,提出新的创造性见解,但不允许个别交谈,相互暗示,更不提倡配合默契。其目的就是充分“解放”创造力,以集思广益,从中提炼出最有实际应用价值手最富有远见的创见。这种方法完全可以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提出待解决的课题,然后鼓励全班学生尽量地提出新颖的创见,而不展开相互讨论、批评。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其他同学提出意见的剌激和启发,激起发散性思维,结果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产生两倍于他独立思考时的意见数量。

    1965年,教育社会心理学家林格伦曾作过预热效应在头脑风暴法之中产生的研究。他把大学生分为两个能力相当的组:实验组先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小组活动,而后再让每个学生独自继续思考创新的意见;控制组则始终用独立思考的方式。结果发现,实验组所提出的创见,无论在质和量上都显著优于控制组。这表明头脑风暴法对预热效应产生的作用,同时也表明预热效应确实存在并在创造性思维中起很大的作用。

    1973年,心理学家布坎南等在小学四年级重复了同样的实验,其结果也是一样。

    上海育才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成功经验就是“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个字。其中的“议议”就是“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最好应用。

   教育家、育才中学的老校长段力佩曾指出,课堂不要太严肃,要提倡七嘴八舌,以课本为依据,有领导地进行“茶馆式”的教学。他还说,议议——读不懂的,或似懂非懂的,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让学生议。一议思想必然活跃,不同看法必然产生启发,切磋琢磨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推理、想象、分析等能力。而在议论中,成绩好的得到提高,成绩差的受到带动,互相启发,相得益彰,起到了预热效应的作用。而许多见解和问题,常常是老师事先没有想过的或想不到的。这样一来,教师又得到了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怎样激励员工
后一篇:说给家长的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