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考试辅导 |

澳大利亚有一位名叫克拉克的长跑明星,平日训练水平很高,一般比赛常出佳绩,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然而这位明星却每逢重大赛事(如奥运会)便发挥失常。人们在惋惜之余,把运动场上这种遗憾称为“克拉克现象”。
考试也如此,不少同学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临近考试,特别是到了考场,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成绩自然不理想。这种情况被称为考试上的“克拉克现象”。
这种现象产生原因:通俗说就是心理素质差,不能在考试期间进行心理调节。是自我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所致。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
克服考试上的“克拉克现象”,首先,笑一笑,祛紧张。进场前用1-2分钟的时间想想好笑的事情,思想放松。进场时间尽量早些。进场时挺胸抬头、面带微笑。耐心等待老师发放试卷。认真填写涂抹好卷头。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
其次,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考试的具体解题答题过程,而不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既然已经进了考场,与其想这想那,浪费时间,自己给自己制造紧张空,不如实实在在地做题。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这张试卷,把自己会做的、能做出来的做完,就是完成了任务啊,你的分数也不会很低的。
第三、巧妙制定答题顺序。试卷发下后,先利用2-3分钟时间迅速把试卷浏览一遍,了解考卷上试题的数目、类型、结构、占份比例等,根据考试时间分配做题顺序。遇到熟悉题目,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看到陌生试题,提醒自己,多加思考。看到难题,要警示自己,不要把注意力停留在这里。在浏览完试卷后,对答题顺序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尽快做出答题顺序,按“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熟后生”的原则排序。
第四,考场上要尽量多用正确和肯定的词语来唤起自己的积极情绪,特别是在自己感觉有些模糊的题目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让自己保持较为清醒的大脑;少用否定性词语,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等词,这会使自己越来越紧张。
第五、不为考场气氛所干扰。考试中途也许会有人提早交卷,遇到这种情,自己一定要镇静,集中注意力和精力。要记住,不能提前交卷,即使很有把握,也要强迫自己,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有些错误往往是最后几分钟发现,要用有限的时间对试卷、试题反复认真检查和验证,决不能放弃考场上的每一分钟。
最后,考前合理安排生活,睡眠保证质量,睡前用热水暖脚,饮食要忌油腻等。考试时穿上自己喜欢的、舒服的衣服,带上平日喜爱的使用方便的学习用具等,这些虽属细节问题,却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可能出现的“克拉克现象”。
前一篇:厉兵秣马——迎战期末考试
后一篇:考试前夕"恶补"为什么不灵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