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篙松劲退千寻

(2006-12-17 10:32:15)
分类: 考试辅导
一篙松劲退千寻初三下学期转瞬即逝,升学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抓紧时间“成了教师、父母督促我们学习的口头禅。其中道理无庸赘述,但我觉得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发挥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几道题目,给自己的学习做个自测。

①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② 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③ 学习计划是否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④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⑤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mp3等使自己分心的东西
⑥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⑦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回答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

再请看下面几则:

A同学晚自修时,东找一本学习看看,碰了钉子又换另一本书做练习,做着做着,再咬着笔头发一发愣,看一看表还有多久下课。或许这些都是无意识的,仔细想想。是不是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

B同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烦意乱。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

C同学经常买资料,书桌上摆满了买来的各种学习资料,摆满了书桌,各科试卷、练习册堆放在一起。需要用的时候,东找西翻,不见了踪影。

D同学上课时,笔记做的满满的,老师写一点自己就记一点。惟恐漏下老师讲的内容,好象万事大吉,谁料考试却好似偏偏与自己作对,总是遇到很多没有掌握的。可老师常常说,我都讲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述现象是一些同学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的确降低了大家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

解答

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充分的休息,进行适当的娱乐、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性条件。利用自己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精神状态、大脑思维状况的不同,对各门科目、各种层次的学习任务进行调配,可在学习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精神饱满。“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也别忘了体育运动。也许抽不出整天的时间来锻炼,那就抓紧零碎的时间。比如,离家近,可以跑步上学或回家;课间跳绳、踢毽子……这样锻炼了体魄,同时放松了神经。每天保证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

2、保持愉快。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3、全神贯注。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学习的时侯应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切不要一边看书,一边想着球赛的战况,想着午饭吃什么。时间飞逝而过,发会儿愣、看会儿书是很容易骗过自己的,当下课后翻翻书、看看本子,反而纳闷了:怎么看了半天一无所获呢?所以呀,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

4、精心捕捉。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学习效率。

5、笔耕不辍。不要怕做题,只有多做题,才能提高做题的速度与熟练程度,这对于考试是很有利的。多做题并不是题海战术,没有大量的习题做坚实的后盾,是无法提高效率的。可能很枯燥。试着找一个做题的伙伴,两个人一起做题,让你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点的时候,你们的开心一定是无以言表。

6、习惯三思。这里说的三思是,当一个问题琢磨不透,可暂时放一段时间,来个“不求甚解”,也许回过头来便迎刃而解了。如再不明白,就去请教,请教的时候,先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你进一步理清思路,修补漏洞;同时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可学到“死”法,还可启发“活”路。

7、时间控制。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如每天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一小时内完成语文练习、半小时做完英语听力练习等等。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往者既可鉴,来者犹可追.过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浪费了不少时间的同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抓紧每一天吧!!http://www.xhyf.net/bbs/images/smilies/biggrin.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