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考试辅导 |

这个小故事多少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给自己提出要求时应该少一些、低一些,让“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一道道“门槛”,然后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战,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或自己)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那么中考前,我们该怎样发挥门槛效应,分解学习压力呢?
第一、在练习的时候。首先回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或填空题。这样,就能产生“旗开得胜、势在必得”的心理效应,即“进门槛效应”,从而促使思维活动及时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第二、考试的时候,不要小题大做。实施先熟后生。先做内容比较简单、题型又比较熟悉的试题,然后再做那些难一点的试题。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中等难度的试题容易刺激人的精神亢奋,会使人情不自禁地进入答题境界。
第三、目标分解。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十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在这里,山田本一运用的策略可以称为“目标分解法”。使用目标分解法,可以使自己不会被面前的巨大学习任务所吓倒,循序渐进,达到自己的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大的目标和理想,都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一分一寸地抬高自己的学习门槛,不要指望突然间就有很大飞跃。学习和考试需要的是一步步的耐心、恒心和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