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的源头及故事 |
摩
二十世纪初年,非洲白尼罗河流域丁卡族阿加部落的一位祈雨师,感觉到自己年老体衰,来日不多,于是跟他的孩子们说:“我已经老了,快要死了。”村里人闻讯之后,马上动手挖一个大墓穴,让体弱的祈雨师躺在墓穴里面,祈雨师的家属、亲戚和朋友围在墓穴边。祈雨师断断续续地向人们说话,回顾本部落的历史,提醒大家历史的经验教训,强调自己以往的统治方法和他对大家的诸般教导,并告诉大家将来应该如何行动。教诲完毕,大家按照他的吩咐给墓穴填土。泥土很快将他的身体覆盖,他在土中憋闷而死。祈雨师的职位由他身强力壮的后代继任。
英国人类学家塞利格曼到非洲考察时,一个帮助他进行调查的丁卡族霍-阿达部落的人说,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曾经是祈雨师,不过他们不是被活埋,而是被勒死以后再放进那个准备停当的墓穴之中。霍-阿达部落和阿加部落对待身体衰弱之领袖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活着埋葬,另一个是勒死以后再埋葬。上述习俗至少持续到了塞利格曼前来考察的20世纪初年。
祈雨师是丁卡族的实际统治者。各部落历史上的祈雨师没有一个是自然死亡的。丁卡人认为,如果一个祈雨师不幸自然死亡,这个部落就会遭受疾病和饥荒之苦。即使祈雨师十分年轻,只要他生病了并且看来可能病死,民众也会将他迅速处死,决不能拖延到让他自然咽气。
丁卡族活埋年老体衰的祈雨师的制度,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杀死年老国王的传统的一部分。近代探险运动和殖民运动以来,许多欧洲探险家在亚洲、非洲、美洲的原始部落发现了大量刺杀国王的遗风。他们的探险记录大大增强了人类学家作出学术结论的决心和信心。
臣民们处死国王的主要原因是国王老迈,精力衰竭。看起来这太不近人情,甚至过于残忍。但是为了社稷之昌盛,民人之福祉,原始人需要一位身体强壮、神气饱满、能量充沛的领袖帮他们参透天机、化育万物,而不能容忍一个气息奄奄的、半死半活的头人给他们带来祸害。于是他们理直气壮地创立了及时处死衰弱领袖的制度,并意志坚强地维护着这种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在非洲法佐尔的某些部落里,酋长每天必须到一棵特定的树下处理政务。如果因为害病或者任何其他原因一连三天不能来树下履行职责,臣民们就有理由认为国王已经没有能力为公共事务操劳,他们不得不将国王吊死在这棵树上。在白尼罗河流域,国王刚刚露出年老衰弱的迹象,臣民们就迅速将他处死,以便让更加年轻强壮的继承者及时履行职责。这个风俗直到19世纪仍然盛行。
在非洲中部的一些部落,国王患了重病或者开始衰老的时候必须自杀。自杀的方式是饮一杯毒药。上刚果的国王快要死去时,巫师们就将绳子套在他脖子上,逐渐拉紧。金吉罗国王如果在战争中受伤,他的部将就会将他处死。祖鲁人的国王只要被臣民发现出现了皱纹和银发,就会马上被处死。有一位欧洲人十九世纪早期在祖鲁暴君卡喀朝廷住过一阵,他这样描述过卡喀对于一种发油的特殊兴趣:“国王对我生气的那股特别的凶劲儿,主要是由荒谬的抹头发的药引起的,法威尔先生给他一个印象,说这种发油是消除一切年老标记的特效药。他一听说有这种药,马上表示非常想得到它,每遇机会都不会忘记提醒我们他对这药的关切。尤其是在我们因为传教事务必须离开宫廷的时候,他特别关照的也是要得到这个东西。我们后来知道,祖鲁人的一些野蛮风俗中,有一个这样的风俗:他们选择或者选举国王的时候,被选人决不能有皱纹或者灰发,因为两者都是不够做一个战斗民族的国王的明显标志。同样不可少的是他们的国王不可露出那些证明他们不适合或无能统治的证据;所以,极为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尽可能地隐藏这些标志。卡喀非常害怕出现皱纹和灰发,这是他要退出这个尘世的信号。只要信号一出现,国王的死亡就随之而来。”可见,直到晚近,一个非洲暴君依然无法抵抗这种残酷习俗的制约,以至于如此积极地从一种药物中寻求力量,企求以此增加他与习俗抗争的筹码。
一位葡萄牙学者在谈论非洲时说:“国王遭到任何灾害,或自然的生理缺陷,诸如不能生育,得了传染病,掉了门牙,体形变了样,或任何其他缺陷与不幸,照当地从前的风俗,国王就得服毒自杀。”因为国王不凡人,他是神,他必须完美无缺,身心健全。如果有残缺,势必会影响国运民瘼。
在古代普鲁士,国王感到自己衰老了,就堆起庞大的草垛,举行盛大的仪式告别人民,宣称自己要到神那里去为民众说话,劝谕民众好好服侍诸神,然后自己点火将自己烧死。
在古代爱尔兰,伟大的国王阿特由于偶然事故瞎了一只眼睛,马上就按照习俗辞去王位。
判定国王履行职责之能力的时候,国王的性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参数。一位西方学者说,非洲希卢克人严密关注着国王的性欲。国王的妃子特别多,如果国王满足不了妃子们的性要求,妃子们就会报告给祭司,祭司就会向国王宣布:必须将他处死,以便及时终止他无法履行的政治职责。
在讨论杀死国王和国王自杀的文化传统时,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引证了世界各地大量的民俗学、人类学、神话学、历史学材料,证明这是人类文明的某一个阶段普遍存在的世界性传统。虽然他没有找到中国古代的有关材料,但是,人们不难相信弗雷泽的结论是普遍有效的。
古人为什么要刺杀年迈体衰的国王呢?为什么不能让国王像他的臣民一样安享天年、寿终正寝呢?弗雷泽解释说,古人把国王看作半神半人的形象,他们将世界的稳定、气候的正常、牲畜的兴旺、五谷的收成、妇女的繁殖力等等一切有关社稷之昌盛、民人之福祉的大事,都寄托在国王身上。国王如果老迈或者生病,牲口也许就无法繁殖,庄稼就会在地里烂掉,妇女也许就生殖力下降,臣民可能会死于疾病和瘟疫。所以,国王必须是健康强壮的形象。
这些看来有点残酷的古人认为,如果等到统治者自然死亡,整个国家赖以繁荣和强盛的那股气息就会在国王咽气的那一刻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国家的命运就可能因此衰竭。只有杀死国王或者令国王自杀,让那股关乎国家命运的气息在消失之前就转移到年轻强壮的王位继承者身上,才能保证国家的兴旺和臣民的幸福。
现代人对古人的这种观念当然不以为然,但是我们由这些古代习俗不难领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文化和习俗的力量十分强大,如果我们企图建立一种稳定的力量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我们就得建立一种相关的文化。当这种文化成为制度、当这种制度成为习俗,这种力量就成为了公众福祉的保护神。初先民们建设这样的制度的时候,依据着他们的世界观基础和宇宙观基础。今天我们如果还要建设相似的制度和文化,也得在世界观宇宙观上狠做文章。当我们羡慕古人这种制约国王权力、捍卫民众利益的制度设计时,一定不能忘了认真研究古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