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懂得股票市场与经济实体之间的错位,当然我也未必懂,权且慢慢思考。学究派一直强调着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想来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相当正确,因为股票反应的价格往往不是公司价值,而是公司价值的预期,是面向未来的。但这个晴雨表并不像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一样,今天晚上播报明天就可以印证,股票对于未来经济的反应时间跨度有长有短,因此股票走势与经济波动既不是重合又不是简单的向前平移,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利好利空出尽说法,理解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的错位关系和误差程度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多数情况下,股票波动在经济预期的方向上还算正确的,但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上,这种预报根本就是南辕北辙,05年千点时候过度悲观,07年六千之上又勇往直前,预测的可靠性在历史拐点时凸显出可笑和无知。事实上拐点判断的无效并不是由那一点决定的,不是因为那一天出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而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积累错误的判断,不过是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由于股票价格超前反应公司价值,所以它必然会在正确的方向和错误的估值方面强化,所谓正确的方向就是股票上涨和下跌反应未来利润的增长和下滑,所谓错误的估值指的是股票在上涨和下跌的趋势上总是自我强化从而远离正确的公司价值,这种远离程度取决于市场的疯狂和恐慌程度,这就是所谓的β值。β值很大的股票和市场似乎风险很大,我理解向上的偏离是对于正确投资额外的奶油,向下的偏离是需要我们利用的,要等多久才能有这样的好机会啊。安全边际已经有了,问题是多大的安全边际才够大?现在投资的唯一理由就是价格低于价值了,而不打算投资的唯一理由似乎只有股票价格还要下跌。这两个理由都正确,不过是前者客观一些,后者估计的成分更大,虽然很多人可能认为前者似乎还没有后者确定性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投资在未来几年收获的可能性非常大,无论股票曲线中间怎样波动,如费雪所讲“预测股票会达到什么水准,往往比预测多久才会达到那种水准容易”。而现在不打算投资,一种心态是无法忍受短期可能的浮亏,另一种心态就是期望抄到更低的底,前者不值一提,而对于后一种心态是需要认真审视的。首先这种思路是基于市场判断而不是公司价值来投资,另外由于价格和价值的错位,等到所谓的形势都明朗的时候恐怕股价也明朗了吧。巴老所讲不能因为股票要上涨而买股票,同样似乎不能因为股票要下跌而不买吧,或者说能否投资不是取决于股票波动本身而是基于股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这是投资根本,没什么好说的,反倒是如何坚持这个原则、如何把这条原则和实际的投资决策联系到一起,这其中颇有一些可以深谈的地方。对于公司价值判断是有风险的,但在当前的情况下,我没法不认为预测市场的风险似乎更大。(作者:北山投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