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3)雨中游名山

(2009-10-17 14:33:04)
标签:

旅游

福建

分类: 我的旅游

福建(3)雨中游名山

  武夷山地处福建武夷山市南郊,面积七十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
  武夷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形成“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自然景观而位尊名重。山水媲美、珠联璧合。三三得九,指的是碧水萦回的九曲溪;六六三十六,指的是夹岸森列的三十六峰。
  当代著名书画家潘主兰对此评价道:“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
  早闻武夷山山水奇秀。兼具黄山之奇、桂林之秀、西湖之俊、泰山之雄,无论春夏秋冬、阴晴朝暮、风云雨雪,其山川景色总是变幻莫测、瑰丽动人。是个以奇秀深幽为特色的天然山水园林。
  如此美景,怎可放过?才会惹我闲思,不远千里的跑去看看。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不仅以山水取胜,它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秦汉以来,为朝野上下所推崇,被誉为“第十六洞天”。
  “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山文化与武夷山的山水一样引人入胜。
  远在夏商前(公元前21世纪),古越族人就在武夷山繁衍生息。
  在景区的悬崖绝壁上,留下了距今近4000年的“架壑船棺”、“虹桥板”等文化遗存。
  武夷山在汉代被朝廷册封为天下的名山大川,并成为历代名士和禅家的盘桓之地。名儒显宦、文人墨客接踵而至。
  西汉西期,闽越王在武夷山建造王城,使武夷山成为江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挖掘出土的“武夷山城村古汉城遣址”是江南一带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南宋时期武夷山更是集一时之盛。一代理学巨儒朱熹曾在武夷结庐讲学,生活长达40多年,聚众立说,成为东南文化学术中心,开创一代理学之先河,撑起了中国古文化的半壁江山。把当时的武夷山推到了“执全国学术之牛耳”的文化巅峰,所谓“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
  武夷山的三清殿前有一组石碑,其中最高的是刘公神道碑。刘公神道碑详记宋代大儒刘子羽的家世及生平事迹。
  刘子羽是崇安五夫人,官至右朝议大夫,在江苏镇江知府任上时,因触怒投降派秦桧,被罢职家居。他是朱熹之父朱松的挚友。朱松死时,朱熹年仅14岁,遵父遗嘱,奉母举家投奔刘子羽。刘子羽待为子侄,精心教诲,终于使朱熹成为一代大儒。
  朱熹为报答刘子羽抚育之恩,含泪撰文并书写了这篇情真意切,共有3725字的碑文。
  碑额上的篆字:“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微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系南宋吏部尚书张式所书。  神道碑左边有块诗碑,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龚一清140字的《游武夷记》七言古诗。右边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间崇安县知县刘靖题写的“洞天仙府”。
  还有1962年现代文豪郭沫若视察武夷山时抒写的《游武夷泛舟九曲》诗碑:

    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
    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游武夷,我可威风了,“专人专车”陪游。
  那经营旅游的一家人,收了我那么多钱,“座驾”却是如此不堪的三轮摩托。所以,他陪游时特别小心和识趣。在有关的景点随时为我照相,好象请了个专职摄影师。
  进入景区不久,第一景应该算是“第一山”的石刻。

 

福建(3)雨中游名山

 

  然后去水帘洞,武夷山前几天洪水泛滥,故而山水特别大。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只见一束白练也似的水柱从天而降,起初只是一条,到中间散开成水帘样子,直落入下面的白龙潭,隆隆地震响。
  真正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细碎的水珠,不时溅飘到我的发和肩,清清凉凉的。不以为狼狈,反觉得异常的赏心悦目。
  绕过水帘洞,上行后又下山,过溪去看鹰嘴岩。
  山上水流湍急,到处是水,小心地踩着12块石头——这是专门砌好供人们通过溪流,过到对面的。
  溪边岩石壁立,岩壁上有不少洞穴,大概武侠小说中虚构的那些武林中人的修炼岩洞从这儿得到灵感。

 

福建(3)雨中游名山

 

  有的岩洞洞口很大,可能洞穴很深,在那儿修炼真不错。然而照我看来,若无绝顶轻功或养有猿猴代为觅食,这吃饭问题便天天扰乱清修,令人头痛了。
  鹰嘴岩要远望才似,近观则不甚象。朦胧的细雨下,青翠的林木间,山岩石头天然而成的鹰嘴岩就象一头雄鹰敛翅歇息,随时准备展翅翱翔似的。

福建(3)雨中游名山

 

  奇怪的是鹰头上该有个“冠”的地方,正正地长着一棵树,真妙!

  那么高的岩石,大概不会是有人爬上去种的吧。若人工种植,成活的可能性也不大。只能称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了。
  山洪暴发,不但不能坐竹排游览九曲溪,而且可以看到的河水溪水一律黄浊,少了点水清如玉。

==============

福建(3)雨中游名山 福建(3)雨中游名山

 敏思主页       同程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