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原之旅(4)洛阳.牡丹

(2009-08-16 08:31:26)
标签:

旅游

中原

分类: 我的旅游

洛阳.牡丹


  进入洛阳境内,入住物资宾馆。这是与我们一同游玩的一位体育教师预订的。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称为“九州腹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洛阳作为中国有名的古都,名胜古迹很多。但我们时间不多,不会有太多时间去游览。只想找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看看。然而在市区内,是专门到洛阳市中心王城公园去看了,目的明确,就是观赏牡丹花。呵呵。
  牡丹是“九朝古都”洛阳的市花。自古以来,洛阳牡丹就以品种繁多,花色绝伦而名扬天下。欧阳修称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早就看到赤洛阳牡丹这样一则传说:武则天在长安时,寒冬腊月心血来潮要赏花。她诏令后苑百花一夜之内全部开放。众花都按她的命令开放了,唯独牡丹严守花信,不违时令,抗旨不发,最终被武则天贬到了洛阳。正因为如此,人们对牡丹更有偏爱,赞之为“劲骨刚身”、“焦骨牡丹”。宋代欧阳修曾在《洛阳牡丹记》中把中国各地的牡丹加以对比,得出了“洛阳者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便流传于世。

 

中原之旅(4)洛阳.牡丹

 

中原之旅(4)洛阳.牡丹

 

中原之旅(4)洛阳.牡丹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自古以来,牡丹作为吉祥美艳、繁荣昌盛的象征,为天下人所喜爱。以牡丹图案作为装饰语言,便是人们喜爱牡丹的最普遍的表达方式。在洛阳众多的文物古迹中,与牡丹有关的文物向世人展现了洛阳的牡丹文化。如建筑雕刻上的牡丹砖雕图案;北宋神宗时期墓室壁画中的牡丹图案;石刻上的牡丹图案;瓷器和陶器铜镜器物上的牡丹图案等等。
  关于牡丹,另外还有个动人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洛阳邙山脚下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妻,丈夫上山挖药砍柴,妻子在家纺纱织布,日子过得很快活。四十岁那年,他们生了一个孩子,两人爱如至宝,取名叫英哥。英哥九岁时,他爹死了,后来,他妈又得了个很奇怪的病,每天夜晚发热,白天发冷,面黄肌瘦,四肢无力。为了治好妈妈的病,英哥到处请医生看病抓药,可是跑遍了周围九乡十八镇,还是没把他妈妈的病治好。后来,英哥自己也累病了,他妈说啥也不让他再去请医生了。
    有一天,英哥听别人说,邙山顶上有个仙人台,台旁长有灵芝草,谁要是吃了,能起死回生除百病。英哥就瞒着他妈,偷偷地向山里走去。他走啊走啊,不知翻了多少山,路越走越陡,有些地方得脚蹬手攀地向上爬。当他快爬上山顶时,头晕,心跳,肚子饿得咕咕叫;脚一抖,手一软,“骨碌碌”从上面摔下来,昏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英哥见身边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笑眯眯地看着自己。他赶紧爬起来,问那老头哪里有灵芝草。那老头问他要灵芝草干啥,他说:“俺妈得了一个奇怪的病,俺要找灵芝草给他治病。”那老头听了,摇摇头,说:“灵芝草也治不好你妈的病。”英哥一听,伤心地大哭起来。那老头点点头,从身边摸出一根碗口粗的大铁棍,递给他说:“你把它磨成一块一分厚,一寸长工的小铁片,到那时我就有办法。”英哥接过铁棍,二话没说就走了。他在小溪边不分白天黑夜地磨起来。磨呀磨呀,胳膊累肿了,手也磨烂了,一滴一滴的血不停地滴到铁棍上。谁知那血一滴到铁棍上,铁棍就缩小一点。滴着滴着,那铁棍突然“啪”一声裂开了,从里面跳出一把金光闪闪的小钥匙。英哥慌忙拾起来,正要去找那老头,不料一转身,发现老头就站在自己身后。老头笑嘻嘻地说:“好孩子,真有决心!好了,好了,你可以去了。那天上有个瑶池,瑶池里有个王母娘娘,在王母娘娘的花园里,有一间小房子,那是王母娘娘的炼丹房。你只要进去拿到一粒仙丹,就能治好你妈的病。”英哥问:“天那么高,我咋去呢?”老头说:“这好办。”说着,从腰间摸出一只小葫芦,从里边倒出一颗红药丸,递给英哥,说:“你把它吞下去。”英哥吞下那颗药丸,顿时觉得体轻似燕,飘飘欲飞。他向老头拜了三拜,然后身子一纵,冲天而去。
    不一会,英哥只见一大片亭台楼阁在五彩云中时隐时现,阵阵仙乐随风飘来,近前看时,门额上写着“瑶池”两个金字。英哥按照白胡子老头说的,左拐右弯来到王母娘娘的花园。只见花园里面奇花簇簇,异草铺地,一座小房子金光四射,房门上写着“丹房”二字,一把比头还大的石锁锁在门上。英哥欢喜异常,急忙掏出钥匙,朝石锁孔里一拧,那石锁“哗啦”一声自动落了,房门也跟着不推自开。英哥进得门去,见桌上放着很多长脖子细瓷瓶,瓶里装满了仙丹。他想:凡间有很多人,我应该多带些回去,送给他们一点,如果他们以后得这种病,也能治好。想着就脱下身上的布衫,狠命包起来。就在这时,只听“镗镗镗“一阵锣响,英哥情知不妙,背起衣兜就跑。原来,王母娘娘听到丹房有动静,带人直奔这里而来。英哥来到南天门后,见王母娘娘带着人仍紧追不放,心里想:背得多了跑不快,还是把这东西扔到人间去,不管谁拣着,都能治病。看看快到邙山了,后面王母娘娘已经追了上来,衣兜一抖,尽数倒了下去,想到只要妈妈拣着一粒,就能治好妈妈的病,心也宽了。
    王母娘娘见英哥把仙丹全部撒到人间,勃然大怒,举剑朝英哥头上砍去。不料那剑却被拂尘挡住了,原来是那位白胡子老头来了。王母娘娘气得双脚直蹦:“好哇!又是你这个老头,你还我的仙丹!”老头哈哈一笑,说:“圣母息怒,只因天下百姓有灾难,玉帝让老朽拯救,老朽才命英哥来借你仙丹一用。”王母娘娘听说玉帝有令,只好作罢,悻悻回天廷去了。原来这老头是南极仙翁。南极仙翁对英哥说:“你撒下去的仙丹已入土化作棵棵仙花,你把仙花的根皮剥下来煎成汤,你妈一喝就好了。” 英哥回到家里,见母亲昏倒在门口,急得手足无措,忽然想起南极仙翁的话,慌忙到外边去找,只见房前屋后,溪边路旁,长满了很多没有见过的鲜花,那花千姿百态,鲜艳无比。英哥知道这是仙丹所化,急忙挖了一把,取其根皮,煎汤让母亲喝。他妈妈喝下去果然灵验,毛病很快就好了。当时有很多人也害这种病,英哥也让他们喝,他们的病也很快都好了。
  因为这花是王母娘娘的仙丹所化,人们就叫它“母丹”。母丹因有仙丹灵气,开的花异常美丽,香气四溢,成为名贵花草,世上都称它“天香国色”。后来,人们又发现这花分为雌、雄两种,雌的称“牝”,雄的称“牡”。雌的慢慢演变成了芍药;雄的,人们又给它改名叫“牡丹”。至今,人们还称牡丹和芍药是姊妹花。

中原之旅(4)洛阳.牡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