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2

(2008-06-20 13:10:26)
标签:

人本主义

心理学

研究方法

教育

(三)后期人本心理学家对方法论的探索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现他们没有成功挑战心理学中传统的科学概念以及正统的研究方法,或者说,并没有提供一种特别适合于心理学统一的研究方法,至今仍无力从根本上影响主流的学院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有鉴于此,已经开始在为人本心理学运动的前景担忧。他们意识到,一旦人本心理学发展不出关于人的非还原论模型及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运动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也许会流于单纯的对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研究的“抗议”。基于这些担忧,一些人本心理学家便开始了怎样才能使人本心理学方法论走向完善的思考。按照科苛的描述,人本心理学家开始投身于人本主义研究和理论建构之中。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人本心理学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到传统的心理学家们的批评,现在是它对重新建立规则,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最佳时期。在某种程度上,理论家们和实践者都希望能更全面、更深入、更完整的理解和“对待”人的经验,而人本主义范式应该提供相关的、有利的支持。在七十年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于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做了更多的研究或尝试。

(1)    本体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超个人心理学的发展。超个人心理学是上世纪年代末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派。这一学派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母体和基础,主要探究人类的心灵精神与潜能的终极价值和真我完满实现的问题。这一学派的主要创建者有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和进步扩展,超个人主义心理学抨击了西方心理学中心论和本位主义,肯定了研究人的超越性心理层面的重要价值及深远意义,建构了一种比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宽阔、更开放的新范式,扩展了超个人心理学的应用,促进了管理心理学、心理治疗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但是,其理论中也存在某些神秘的表述和解释,有些课题研究非常晦涩和令人费解,具有神秘主义的迹象。

从认识论的发展来看,早期的人本心理学家如马斯洛、罗杰斯等人重视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而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补充和进一步扩展,超个人心理学以更高的超越性和更广的涵括性补充和发展了早期人本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多地探究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如超阶级越自我的意识状态、高机动机、人生价值、生活意义、人类幸福、宗教经验、宇宙觉知、内在协同、生死体验、意识领悟、精神通道、禅宗的理论与实践等等。与早期观点不同,超个人心理学不研究现实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而以超自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不是渴望以人或个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的心理学,而是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心理学不是一般地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而是探究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和终极实现。

(2)方法论的发展主要体现了两种研究取向的发展。

第一种取向,以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本心理学的课题。一些人本主义学家深受主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认为自然科学方法要优于语言学方法,他们强调在研究中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资料,包括语言资料,主张设计使用数据和统计方法的方案,并运用数据和统计分析来研究人本主义的变量。瑞查克指出,自然科学法的数字性研究在理论上是独立的,不但能将人本主义结构转换成操作定义,同时也能采用传统的心理学方法来调查人本主义结构。如罗杰斯使用数字方法来调查同情、热情和真实性的人本主义建构。吉尔吉就曾指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上刊登的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与主流心理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几乎没有差别。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这一发展取向,也促使其理论和概念被其它心理学派的研究所吸收和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本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的融合。积极心理学就将人本心理学的概念引入到主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塞里格曼批评美国传统的科学心理学是以修复人的损伤和纠正人的弱点为主的“病理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心理学”。出于对心理学前途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积极心理学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幸福感、力量和美德等人的积极面和积极品质,以建立和完善积极的人格成长模式,促进个体、社会和整个人类的幸福为目标,以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一门“积极的社会科学”。积极心理学代表了当代科学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的初步融合。

第二种研究取向,质的研究取向。回顾心理学的发展史,吉尔吉发现,事实上在每一个时期,各类对心理学的批判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对自然科学方法全面应用的批评。戈根也指出,心理学的历史与物理学的历史不同,它受某些特殊的时期和文化局限。心理学质疑对普遍适用性的追求,相反,提倡对实践进行描述性的解释。心理学的这一观点,与在文学、历史和社会建构主义中的研究类似。到世纪晚期,时代精神的变化带给建构主义更大的权力和威望去反对占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的方法,一些受传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的心理学家则更倾向于坚持采用语言学方法研究人的现象。他们反对采用量化和计算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主张运用语言性数据和分析方法来取代心理学中的传统研究方法,认为数字化方法歪曲了对人的研究并最终导致对人的误解。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提出发展具体的、具有人本主义特色的方案,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了一场新的人本主义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寻求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富有意义的人类经验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众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与从事社会科学与医学的同事们的合作研究中获益匪浅,发展了多样化的以严密的、经验的方式来研究意义复杂性与丰富性的创新性研究方案。这些人本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专业术语,以更好地将其研究成果与由美国心理学家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区分开。这些区分包括对人性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道家思想与控制科学的区分,实用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区分,专业知识与学术知识的区分,理解性研究与因果研究的区分等。

(四)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最新研究方案

在最近十多年来,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例如,赛布鲁克研究所、

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导方案和研究中心,均致力于教授各种研究方案。在这些方案中,现象学方案在不断完善、改进,描述性方案从各种侧面描述故事,把描述故事作为研究的工具。新实用主义也曾建议一种方案,这个方案以评估有关知识的使用或以对实践意义的真实陈述为基础,而不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假设。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或者说是一种作为质的研究的“风格”的扎根理论,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不仅强调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经验事实,而且注重在经验事实上抽象出理论,因此被认为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关系问题。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案着重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开放的、相互关怀的关系。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证实那些由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学术界所认可的“知识”或“真理”,而是给予参与者特别是那些弱小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歧视的人们,如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等说话的声音。在安得森的研究中,他详细指出了研究者用同情引起参与者的共鸣、阐述了意识的不同状态,并对艺术品、诗歌、音乐以及符号等被称之为“直觉的询问”的资料的利用。

默斯塔克斯发展了启发式方案,这一方案强调对意义的文本性分析,提供根据历史背景,语义学,文学结构,社会条件等来分析人行为的默会知识。施林沃克的分享方案使用移情,交流等方法,研究参与者和研究者同时对相关课题进行鉴定,这一方案得到了麦克克林研究组的认同这个研究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怀特提倡心理科学中对人类异常经验的研究,如梦、濒死经历、神秘经验、催眠状态和幻觉等。布兰德在对心理学课题研究的同时,为了使其课题具有有效性,他采用了一系列更为传统的智力方法,包括个人智慧、情感反映、美学感受、移情共鸣和直觉等,同时,利用文件、录音记录和对被复制的工艺品的历史的研究等方法也在研究中重新被使用。斯宾赛认为精神分析研究并不能再现历史事实,但是的确能对历史事实进行叙述性的描述,而这类描述只能通过事实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和美学性来判断。卡卫发现心理分析治疗作为一项研究方案,其特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所提倡的特点有相似之处。沃兹在心理分析和现象学研究中也发现了共同的分析性元素和元心理学基础,在来访者与被访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人本主义方法论与心理分析研究也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方法论支持这些多样化的研究方案的发展。美国和英国的哲学科学学术协会的研究表明,按科学研究的假设一演绎一归纳的模式来指导上述研究方案,是不必要,甚至是不合适的。随着独立科学合法性的日益传播和不断增长,可替换方法不断发展,以及后现代主义对科学本身合法性不绝于耳的批评,新方法学的规范也在不断清晰,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手段也最大限度地被拓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