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闹中取静这个词,时常徘徊在脑海中,也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次感受闹中取静,那是文
革后期,十几岁的我去上海探望姨妈。从车水马龙、热闹喧嚣的淮海中路,拐进一个不宽的道路——兴国路,路边是一幢幢二、三层的小洋楼。这里静悄悄的,仿佛一下子将喧嚣甩得无影无踪。在华师大从事教育学与天文学的姨妈、姨夫,住在幽静的小楼里,享受着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待遇。我好奇的问姨妈:这里紧靠喧闹的淮海中路,怎会这样安静?!姨妈说:这条道,是不允许通公交车的。哦,原来如此!我第一次感受到,在喧嚣的闹世,要享受幽静,是需要资格、需要本钱的。
后来,去香港旅游,在浅水湾,看到海边的别墅群。我知道,这就是香港大亨们的豪宅。也许在弹丸之地的香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绝对是闹中取静,值得自豪了。然而,同样是海滨,但别墅的规模、邻里的间距、翠绿的草坪……与老美的黄金海岸的豪宅群相比,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呀!
不由想起,前不久我刚写过的,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闹中取静的深圳高尔夫球场旁的豪宅。
为什么,富裕后的人们,纷纷向往着闹中取静呢?自古如此:既要享受都市的繁华,又感受生活的宁静。两者兼而有得!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旅游同样,都是欣赏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得越多,感悟得越深,你的人生就越丰富多彩。
其实,过春节,可以热热闹闹、人山人海,也可以安安静静的读书、悠然的漫步于大自然、抬头仰望星空、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欣赏好的电视剧……看来,今年春节,不妨当做一场不可多得的闹中取静的人生体验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