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奥本海默》
(2023-09-11 11:38:05)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散文 |
女婿建议我们去看电影《奥本海默》,他说:这部影片可能会获得,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项。是一部很值得欣赏的电影。因为是英语原版,对女儿、宝宝来说,没问题:女儿在美生活了十七年;宝宝在那儿生活了十年,英语是他的母语。我虽然有点英语基础,但还是做了些功课,又尤其是仔细的翻阅了二战的历史——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
星期六,咱们去影院观看了。时长三小时的电影,一直紧紧的吸引着人。宝宝回来说,一直憋着尿呢。奥本海默是原子弹之父,是美籍犹太人,当时为什么要研发原子弹呢?二战时,纳粹德国发动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数生灵涂炭。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两次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要求研发原子弹,否则,如果纳粹先研发出来,那世界将会是毁灭性的灾难。
于是,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集结了当时众多最为著名的科学家,俗称:诺贝尔科学家的集中地。在荒无人烟的中西部,建立了研发基地,花费二十亿美元,在1945年,成功研发出了原子弹。
当时,纳粹开始走向衰败,但日本依然垄断着太平洋地区。在偷袭珍珠港后,老美对日宣战,扔下一颗原子弹,日本依然不投降——寄希望于苏联。然而,在两个原子弹后,同时苏联也对日宣战,日本这才宣布投降。这样,也才结束了咱们残酷而苦难的八年抗日战争。
影片,用生动的画面,再现这段悲壮的历史,以及这个特殊的研发基地。男主角,精湛的演技,从外形到内心的变化,非常传神的演绎了这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尤其是那双湛蓝灵动的眼睛,甚至在无言中,表达了很多信息,做到了形似和神似。
然而,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政府准备研发氢弹,奥本海默,一口拒绝了总统。此时,这位科学家内心非常纠结:我的手中沾满了鲜血;我是世界的毁灭者。这时,苏联也开始研发原子弹。于是,他笼罩在被莫须有的罪名下——叛国罪;失去了安全允许与工作。用咱们的老古话来解释:你是人才,不为我所用,要你干什么?!一直的晚年,才获得平反。
片头,片尾,都是在审判奥本海默,首尾呼应。一个个政界要人,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让咱们感受一下,老美式的辩论。
宝宝回来说,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影片开头的那句话:普罗米修斯盗走了火。宝宝认为:人类不该有火。如果没有火,也就没有现在的很多灾难。
这部大片,让人看到现实世界以外的世界,在思考历史的同时,看到基本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