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兴旺,使得听书网也风生水起:读书、学习,是咱们一辈子的事,生有涯,而学无涯。在保护眼睛的前提下,能继续学习,是何等幸福——胜过了历史上的帝王!我听书,一般选择中外名著、经典,不愿在平庸的书上浪费时间。最近,聆听了国学经典《论语》,这是一部主要记叙孔子言行的著作。儒家的思想、理论,博大精深。经过专家的解读,自己的消化、理解,现将浅薄的感悟,记下来——留着勉励自己,也希望与朋友们共勉!
一、如何理解学习。
学习,是论语中常提到的。何为学与习?学是学知识、理论,而习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需要实践——将知识变为能力,非常重要。如学游泳,怎么讲理论都没用,必须在水中去实践。这样,也就能理解在动物世界,老鸟常常将雏鸟推下悬崖——哪怕第一次不成功。如果没这个过程,小鸟永远也不能翱翔天空。看似残酷,其实是爱之深也。反观人类,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呢?我们写博客也如此,既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理论的充实,更需要实践——常练笔,自己的文章才会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学习的快乐。
很多人认为,学习是孩子、年轻人的事,上了年龄的人,继续学习,仿佛有点另类。其实,人生在世,一直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躁动,保持了内心的安宁与充实。我自己深有体会,专心致志学习时,会完全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不快,抛至脑后。同时,也获得了自信与掌控生活的满足感,自然也包括成就感。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但凡成功之人,都是孜孜不倦坚持的人。读书、学习,是内心快乐的源泉——人生之乐事!
孔子,自己是终身好学的,也鼓励学生们学习。由此可见,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一直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尽可能的做君子。
人生在世,不免遭遇别人的误解、委屈、冤枉。这时,以自己的修养与学识,能洞察一切、明辨是非:事情既然发生了,去找别人解释,也无济于事。而且,那是别人的错;只要自己无愧与心,于是,坦然一笑。这样,就能比较轻松的自我化解了生活中的难题。不为没有价值的事而烦恼,而是集中精力去追求有价值的事——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君子求于己,而小人求于人。
二千多年前的人,普遍寿命很短。虽然,孔子一生历经坎坷,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老年失子……却依然活到七十三岁。这,离不开他,广博的知识、荣睿的智慧、开阔的心胸与视野,遇事坦然、从容。君子,可以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一份快乐。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窃窃。
四、学习内容的选择。
这个问题,对于身处信息爆炸的我们,更需要学会取舍:哪些不必去学,也不必知道;尤其是网络、微信中,过眼云烟的所谓新闻、故事、八卦……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信息,甚至是无用的,多么愚蠢!听书网的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鱼龙混杂,也需取舍。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学会自己分析、判断与选择,在网络时代,太重要了!
孔子,真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咱们伟大的心灵导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