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
最近看到这样两则新闻:
一条是《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中第二条:本《办法》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后,各地区定点饭店的确定,以及定点饭店的相关信息汇总、发布等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完成。在此期间,出差人员住宿主要以各地区、各单位的内部宾馆、招待所为主。内部宾馆、招待所接待条件不具备的,一般应住宿在社会上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下的宾馆、饭店。出差人员暂时按照副部长级人员每人每天600元、司局级人员每人每天300元、处级以下人员每人每天150元标准以下凭据报销。
另一条是人民网刊载:关于公务接待消费的总体数字,目前并没有权威的数字,但给人们的普遍感觉是,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今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有关数字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这些数字尽管没有得到有关权威部门的确认,甚至遭到有关部门的否认,但人们从自身周边实际来感受,认为公务接待支出确实是惊人的。我们也可从一些地方公布的具体数据对此大体加以推算。如湖北襄樊市财政局、老河口市财政局课题组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2000年老河口市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达到1980万元,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18%。
这两条新闻都曾经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好像正面的溢美之词很少,表示反对的声音却是很多。姑且不论网友是否偏激,大家对此十分关注是一定的。
只所以网上反映强烈,关键在于上级公务员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真正交食宿费的很少。白吃、白住、白拿现象比较普遍,按照组织纪律,这应该是不允许的。可这些年没见过有被追究的,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差旅费标准,老百姓难以理解是正常的。差旅费既然提高了,后续的检查监督跟上,抓一些典型,说不定还真能解决这个多年解决不了的顽症。
作为普通民众,本人搞不清楚差旅费和公款吃喝究竟是个什么关系,拟或什么关系都没有。国家允许各级设立招待费,必然有设立的道理,作为老百姓是在看不清其中的奥妙,希望增加些透明度,这样才便于老百姓行使监督权。
我想就这两条新闻给有关部门提点建议,我知道也许根本提不到点子上,或者说的驴头不对马嘴,如果是这样,就当我没说。
既然可以对定点饭店进行招标,可不可以进一步设立公务吃喝餐厅,这样不是更便于监督。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向普通公众开放,增加透明度。为不影响饭店的生意,公务餐厅谁都可以来吃饭,不仅使大众了解公务员们的吃喝情况,也便于公务员了解下情,一举两得。是不是公务员们要到饭桌上谈工作,有什么不妥,本人说不清楚。如果是那样,当然这个点子就没有用了。
公务员出差住宿,佩戴公务员标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务员起到限制作用。听说一些公安人员,由于上边查的紧,不得已到饭店吃饭,都要换上便装,可见明显的标志是有作用的。
老太老了,说不到点子上,随便发点议论,希望有点作用。